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纪委用 “微课堂”渗透“大学问”
自2018年以来,盐城幼专纪委本着“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理念,纪检人员的内部学习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最初的学习活动只是面上的学,跟着形势要求走,比如围绕“高校教师性侵女大学生案件”开展系列师德师风建设的学习活动等,形式上轰轰烈烈,但都是基本的、被动的学习,缺乏广度和深度。
从2018年春学期开始,校纪委马力书记要求大家转变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决定开展“微课堂”活动。即在平时面上学习的基础上,寻找学习材料以及工作中碰到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从一个个小小的点入手,细化、深化问题,把理论学懂、学通,并结合工作实际,举一反三,把所学知识变成解决问题的实实在在的本领。五个人轮流讲课,循环推进。
三天一次的“微课堂”,一个个新颖的、实际的问题不断被解剖、探究、打磨,最终变成一颗颗有用的珍珠,颗颗珍珠凝聚成串串珍珠链,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微课堂”学习活动主要呈现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主题小。比如:怎么做调查笔记?什么是政务处分?新的纪律处分条例新在哪里?等等。随着时间的推进,微课堂的主题从简单不断走向深入,课题选择也从最初的领导命题,到相互出题,再到自我选题,轮流进行。既紧张又有趣,学习也渐渐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要我学”走向“我要学”,成效显著。
二是时间短。微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主讲的同志把问题讲明白,大家再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简要讨论,谈谈自己的认识。时间短,人员容易集中,也不耽误各自工作职责。
三是效果好。这种小而精的学习时间虽短,但内容都是精挑细选的,直奔主题,不绕弯子,都是干货。另外,主讲人本身更是受益者。首先为了选好主题,他要关注当前中央省市的相关文件精神,并筛选出重点、难点、热点。其次选好主题后,要搜集这一问题的背景资料,甚至还要做简要的实际调查了解,以获得第一手资料。第三,为了提高讲课效果,还要制作简单的ppt,并对教案进行反复讲述练习,这也是一次很好地学习和训练机会。
积土成山,积水成河,这一新颖的学习活动必然让专业学习成为校纪委人员的常态,提高纪检监察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