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市直

城南新区纪工委精准监督 剑指扶贫领域“微腐败”

     “您好,我们是区纪工委督查组工作人员,我们想了解一下街道干部扶贫工作情况”。这是城南新区纪工委在基层街道开展脱贫攻坚精准监督的一个场景。去年以来,该区纪工委以“两个平台”建设为抓手,把精准监督嵌入脱贫攻坚全过程。

     牵头抓总,逐级传递责任。根据基层街道、村居实际,城南新区纪工委制定出台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对全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出详细部署,要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做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细化公示《城南新区阳光扶贫监管系统运行涉及部门工作职责清单》,对各责任单位职责任务再次进行明确,督促各级党组织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管职责,抓好专项治理任务落实,切实形成工作合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自查自纠,督促整改落实。围绕脱贫结果是否真实、资金监管是否到位、扶贫作风是否扎实三个方面内容,城南新区纪工委督促各街道组织开展自查自纠。要求各村居将2016年以来在扶贫资金使用、三资管理、财务公开等方面问题梳理形成“问题清单”,主动对照认领,找准问题根源,切实加以整改。通过排查,发现部门、街道扶贫资金使用和土地确权方面的问题5个,目前区直各牵头部门已将整改情况纳入日常检查范围,确保全部整改到位。

     监督检查,释放从严信号。为深入了解全区扶贫政策、项目、资金等落实情况,城南新区纪工委牵头,会同区扶贫办、社事局、财政局及相关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开展多轮次扶贫结果核查、扶贫资金使用、扶贫对象身份审核等活动,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整改。区社事局纪委组织开展低保经办服务作风建设专项检查,牵头组织各街道对400余户1000余名低保对象进行集中复核并公示,对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及时进行清退,共清退500余人,有效堵塞了城乡低保经办领域制度漏洞,增强最低保障工作透明度,坚决杜绝“关系保”“人情保”。

     回看核查,突出问责实效。为有力促进扶贫资金项目公开透明、规范操作,及时铲除扶贫领域违纪问题滋生土壤,组织开展多轮次“纪检监察干部大走访”活动,组织全区纪检监察干部通过进、研、办、回、评五步工作法,走村入户核查每个脱贫环节,发现问题线索10余条。针对部门、街道、村居存在的脱贫程序不规范、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专题约谈相关责任人20余次,诫勉谈话5人。同时,该区纪工委建立了专项治理月报制,各街道纪工委、区直各相关部门每月25日前向区纪工委报送查处问责数据、典型案例和通报情况。“我们要时刻紧盯扶贫领域存在的虚报冒领、克扣私分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大问责查处力度,对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决不姑息。”该区纪工委主要负责人强调。

     源头防控,建立长效机制。在全区推行村会计异地任职工作,对异地任职人员统一选派、统一培训、统一考核,同时建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在该区黄海街道试点建立基层纪检委员制度,筑牢基层反腐网络。充分运用“两个平台”,识别扶贫对象、管理扶贫资金、安排扶贫项目、落实扶贫责任、聚合扶贫力量、监督扶贫过程,基本实现“六个精准”。该区纪工委牵头开展“两个平台”运用情况监督检查9次,发现平台数据录入、工作作风不实、“三资”处置不规范等问题20余个,及时交办责任单位进行整改。(胡亮、张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