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经纬

吉林白城反腐拿下连续两任人大常委会主任,落马厅官达5人


白城市,这座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地级市,自十八大以来落马厅官已增至5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月1日援引吉林省纪委监委消息:白城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王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出生于1952年11月的王锐,已于2016年1月退休,属于白城当地成长起来的干部,从市长助理,到副市长,再到2003年年底跻身市委常委,2007年转岗白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0年1月当选白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几个月前的2018年11月20日,王锐在白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位置上的继任者刘继武也已落马。
再往前数,白城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冷有春于2015年4月接受调查,白城市委原常委、副市长徐建军已于2016年3月被查。
吉林省纪委监委去年5月9日发布了白城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任凤春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消息。任凤春在2006年赴白城师范学院任职前,曾长期担任白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在吉林白城,这座地级市目前已有包括两名正厅级人大常委会主任在内的5名厅级干部落马,反腐力度可见一斑。根据公开简历显示,从刘继武2005年进入白城市政府领导班子,到2007年王锐调往市人大常委会,两人在同一班子内共事过两年。冷有春退休前也曾和王锐在白城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内共事。
《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年11月刊发了《思想上脱党,违纪成必然——吉林省白城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冷有春腐败警示录》。文章提到,“即便已退休两年,冷有春的名字,在白城市依然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他曾是这座城市的名人。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吉林省劳动模范……白城市博物馆举办过的白城人物展,打头的就是他——大幅的照片,诸多的荣誉,讲述了他为这座城市立下的汗马功劳。”
然而,退休两年之后,冷有春以一种不光彩的方式,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文章透露,“多年后回忆往事,冷有春忏悔说,当年入党,一方面有信念感召,另一方面,也确实有自己的‘小九九’:只有入了党,才能够升官,才能够光宗耀祖。”
就是这名入党动机不纯的官员,成为了白城十八大以来当地落马的首名厅官。
文章表示,随着职务的提升,冷有春党的观念不仅没有增强,反而愈加减弱。特别是2001年以后,他担任白城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手握城市建设重权,一言九鼎、得意忘形,更是由党的意识弱化,逐渐发展为无视组织纪律、为所欲为。
白城市熟悉冷有春的干部,至今记得他的“蛮横”、“霸道”。白城建筑领域的事,别人说话“都不好使”,往往由冷有春一语而定。曾经给冷有春开过车的司机张某,给他送上好处费,央求“照顾”,冷有春不经组织讨论,严重违反民主集中制,一个电话就将上千万的工程交由其承包。这样的“任性”例子,在他任职期间不在少数。
另外,办案人员告诉中纪委机关报记者,2013年6月,冷有春退休之后,准备把自己的组织关系从白城转到居住地长春,在办理过程中,他违规长期自己保管组织关系,没有及时转接,并长时间不交党费。据介绍,冷有春无正当理由脱离组织管理、不参加组织生活长达17个月。
与年纪稍长的冷有春相比,刘继武和比他年轻十多岁的徐建军(1966.8)存在的交集更多。公开简历显示,时任白城市副市长的刘继武于2010年5月跻身市委常委,同月,原任镇赉县委书记的徐建军也被提任白城市委常委、副市长,两人在白城市委、市政府共事了一年半,直到刘继武调往市政协工作。
2016年7月5日,吉林省纪委公布了徐建军被双开的消息。通报提到,“经查,徐建军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严重违反廉洁纪律,收受礼品、礼金;严重违反工作纪律,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涉嫌受贿犯罪。”
值得注意的是,冷有春的警示录和徐建军的通报均提到了“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的情况。
和冷有春类似,白城当地另一名落马厅官任凤春也曾被中纪委机关报当作典型剖析警示。
《中国纪检监察报》于去年10月10日专门刊文《一切只为“最后捞一把”——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任凤春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
中纪委机关报文章写道:“曾经的任凤春也是一名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的好党员、好干部。他在担任白城市洮北区委书记时,正赶上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由于表现突出,任凤春被授予‘吉林省抗洪模范’称号;在任白城市委宣传部部长期间,他也为宣传白城、发展白城尽心竭力。”
就是这么一名组织委以重任的干部,却在随后的人生道路上迷失了方向。文章透露,“在他担任白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走上正厅级领导岗位后,却放松了思想改造,政治理论甚至交给别人代劳,思想防线出现‘溃坝’。尤其是他认为自己仕途到了‘最后一站’,‘最后捞一把’的念头不断侵蚀着他的思想,最终他失去理想信念,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走上了贪污腐败的道路。基建项目、物资采购都成了他‘发财’的捷径,干部调整、过年过节也成了他‘致富’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