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区“标准化”建设助力监督工作迈上新台阶
针对监督工作纷繁复杂、监督对象千差万异的特点,大丰区纪委监委在深入开展调研走访,认真进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探索推行“标准化”建设,通过强化机关自身建设、深化监督管理,不断提升监督实效。
机关建设“标准化”,促进队伍“自身硬”。以深化“六有机关”建设为抓手,开展主题演讲、纪法知识测试等活动,促进纪检队伍思想、情感、工作全面融合。举办“纪检干部大讲堂”,组织人员外出培训,录制职务犯罪微视频,提升纪检干部履职能力。绘制工作流程图,厘清职责清单,优化流程细节,推进机关工作标准化建设,提高运转效率。
监督管理“标准化”,营造清风“好生态”。开展区级机关和公共服务部门工作满意度测评,举办“四亮一评”活动,严肃查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断提升监督单位工作效能。探索建立“三前”工作机制,推行工作人员“八小时外”社会交往守则,逐步构建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实行监督单位工作职责分类登记,用权环节记录在案,实现干部用权全程纪实,监督机构定期抽查干部用权记录,有效防止干部用权“任性”。
乡村治理“标准化”,实现基层“微治理”。深化“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实行村监委员会主任专责和村会计委派异村任职,规范村务监督和财务管理,推动乡村治理标准化建设。建立村组干部常态化联系村民制度,推行村务网上网下公开,提升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层次和水平,打造规范、透明、便捷的基层服务体系。建立乡村治理“四个标准”,探索实施“两为主两同时”考核管理机制,制定33项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促使基层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