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碰瓷中纪委,敛财近百万,谁给的“李鬼”胆量?


碰瓷人可以有多大胆?就近些日子来说,以下这位可算是登峰造极了。

北京华夏盛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魏某某,于2017年9月15日注册成立了名为“中国廉政监察网”的网站,自称是“由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监督指导的国家级网站,属于廉政、法治、党务政务综合类官方门户网站”,设有“廉政要闻”等21个板块。

碰瓷中纪委,敛财近百万,谁给的“李鬼”胆量?

乍看这配置,宛若中纪委网站的“山寨版”,而魏某某此举也正是要假借中纪委之名敛财。除了架构网站,其还私刻伪造公章、工作证、合同等等,收取“立案费”,邮寄所谓“督办函”,收取“好处费”,招摇撞骗近100万元。

诈骗如此魔幻,结果显而易见。目前,魏某某已被公安机关抓获,“李鬼”网站被查处。

碰瓷中纪委,敛财近百万,谁给的“李鬼”胆量?


戏谑归戏谑,该反思还是得反思。碰瓷中纪委的骗子着实不常见,但假冒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事件却时有耳闻。他们拟定的“人设”,大多是领导秘书、亲戚,或部队将军,或研究员、司局长,总之都能“手眼通天”,办成你想办的事儿。要说这些人的套路并不复杂,但掉进圈套的人却真不少。就连“红通逃犯”郭文贵,都曾在2015年被两个冒充中央领导亲戚的假和尚、假总参大校骗去2000万元。而骗子们的伎俩无外乎,能摆平官司、逃避制裁、俘获官员。说白了,假冒中央机关人员,归根到底是在假冒公权力的威风。

公权力,是为维护和增进公益而设的权力,决不允许私相授受,更不允许“拉大旗作虎皮”。据我国《刑法》第266条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碰瓷中纪委,敛财近百万,谁给的“李鬼”胆量?

“李鬼”要打,但最重要的还是大家擦亮眼睛。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当下,权力运行日渐规范,传达渠道日益通畅,只要我们的利益诉求合法合规,不用“找关系”“走后门”依然可以得到满足,反之,就算上下其手也是无济于事。摒弃对权力的盲目迷信,自然就不会让骗子牵着鼻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