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道德失范 加拿大政府高官为保企业干预司法
![]() |
位于蒙特利尔的一座SNC—兰万灵集团办公楼。 |
![]() |
不当干预腐败案政治丑闻迫使多名特鲁多政府官员去职,自上而下分别是司法部长乔迪·威尔逊—雷布尔德、总理首席秘书杰拉德·巴茨、国库委员会主席简·菲尔波特、枢密院秘书长迈克尔·韦尼克。(均为资料图片) |
![]() |
特鲁多8月14日在安大略省一场记者会上回应议会利益冲突和道德规范专员的报告。 |
加拿大政府今年年初被曝不当干预一家建筑企业的腐败案件,促使多名总理幕僚和内阁成员去职。这桩丑闻数月来不断发酵,加拿大议会利益冲突和道德规范专员迪翁8月发布报告,认定总理特鲁多及其助手的行为违反了加拿大“利益冲突法”。
特鲁多8月14日回应,接受这份报告,但拒绝道歉。
认报告 不道歉
联邦利益冲突和道德规范专员办公室是加拿大议会下属一个调查机构。利益冲突和道德规范专员迪翁8月14日发布58页篇幅调查报告,认定特鲁多违反了“利益冲突法”第9条。这一条款规定,公职人员不得利用其职位来试图影响有关人员“不正当地促进他人私人利益”。
建筑企业SNC—兰万灵集团公司的涉腐丑闻今年年初开始搅动加拿大政坛。乔迪·威尔逊—雷布尔德今年2月辞去退伍军人事务部长职务。辞去该职后,早前还曾出任过司法部长的她随即指认特鲁多和一些总理府幕僚,在她担任司法部长时,对其“不当施压”和“威胁”,要求她指示检察官对SNC—兰万灵集团网开一面,让这家企业以支付罚款方式避免司法审理。按照威尔逊—雷布尔德的说法,她因拒绝“开后门”而“遭贬”,1月调任退伍军人事务部长。
总理首席秘书杰拉德·巴茨受此影响于2月18日辞职。巴茨3月初在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作证时说,他确实与威尔逊—雷布尔德有过一场有关SNC—兰万灵集团公司的简短对话,但强调只是“公事公办,绝无猫腻”。
加拿大枢密院秘书长迈克尔·韦尼克曾经力挺政府官员没有过错,继而受到反对党指责,3月18日宣布辞职。
迪翁提供的报告说,特鲁多“直接或经由”总理府对威尔逊—雷布尔德施加影响,“指使手下寻找保护SNC—兰万灵集团商业利益的办法”。
SNC—兰万灵集团公司总部位于加拿大东部魁北克省最大城市蒙特利尔。作为一家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企业,它在魁北克省有3400名员工,在加拿大全境有9000名雇员,全球范围内员工数量超过5万人。
检察机构4年前指控这家企业2001年至2011年向境外官员行贿,以获取工程合同。这桩案件仍在审理中。SNC—兰万灵集团曾经寻求以巨额罚款替代刑事诉讼,所提供的理由是涉腐的高级管理人员已经被辞退,企业最近几年改革了道德和合规准则。如果经法庭审理后行贿罪名成立,这家企业今后10年不能与加拿大政府签订商业合同,损失巨大。
迪翁报告还说,特鲁多等人以党派利益为由向威尔逊—雷布尔德不当施压。
特鲁多承认先前告诉威尔逊—雷布尔德,SNC—兰万灵集团一旦定罪,将危及这家企业在加拿大雇佣员工,进而影响今年10月议会选举执政党自由党的选情。
迪翁报告发布以后,特鲁多“婉转”认错:“我不认可(道德)专员的一些结论,但完全接受这份报告。”
“过去一年的事情原本不该发生,”特鲁多说,“我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承担责任,同时得到许多教训。”虽然承认错误,但是特鲁多拒绝道歉。
老错误 重复犯
这是加拿大议会利益冲突和道德规范专员第二次认定特鲁多违反回避利益冲突的联邦法规。只不过上一次,他公开道歉。
2017年1月,时任利益冲突和道德规范专员玛丽·道森开始调查特鲁多一家不久前搭乘金融大亨阿迦汗的私人直升机前往加勒比海贝尔岛度假一事。这是首次有加拿大在任总理因涉嫌没有回避利益冲突而接受调查。相关法规禁止政府部长级官员接受他人提供的免费旅行。
据加拿大媒体披露,与特鲁多一家同行的还有一名自由党议员和自由党党首及这两人的配偶。因阿迦汗旗下基金会获得加拿大政府资助,特鲁多此行被外界怀疑有“利益冲突”之嫌。但特鲁多强调,这名富商只是他的“家族朋友”,而接受朋友的馈赠不违法。
2017年12月,道森发布调查结果,认定特鲁多的贝尔岛度假没有回避利益冲突。
特鲁多2015年11月就任加拿大总理时承诺行事方式“光明正大”,因贝尔岛度假一事被外界指认“言行不一”。
根据他本人2015年公布的公职人员道德条例,包括总理在内,所有内阁成员必须经利益冲突和道德规范专员批准才能使用私人飞行器。而特鲁多事先没有征求道森的意见。
特鲁多2017年底道歉,承诺今后度假出行前事先向道德专员征询意见。
不当干预SNC—兰万灵集团腐败案件丑闻致使特鲁多政府多名官员去职,包括首席秘书杰拉德·巴茨、枢密院秘书长迈克尔·韦尼克、国库委员会主席简·菲尔波特。
法新社报道,特鲁多将因触犯利益冲突法规而支付500加元(约合2648元人民币)罚款。但这一政治丑闻对自由党在议会选举中的打击却无法用金钱衡量。近期多项民意调查显示,自由党和主要反对党保守党所获支持率不相上下。
保守党领导人安德鲁·希尔14日在另外一场记者会上说,特鲁多的行为“不可原谅”,提醒“加拿大人警惕这类滥用职权和腐败行为。我认为,这会是(选民在)这次选举中首先想到的事情”。
希尔敦促警方启动调查。警方回应,正在认真研究所有信息,根据需要采取适当行动。
希尔说:“特鲁多或许不会因他在这一丑闻中发挥的作用而接受法庭审理,但今后几周不得不面对加拿大人。”
在多伦多大学政治学教授纳尔逊·怀斯曼看来,最新发布的报告对特鲁多政府的打击极大。加拿大《环球邮报》专栏作家康拉德·亚卡布斯基预期,特鲁多恐怕无法赢得连任。
旧丑闻 需借鉴
自由党2006年在议会选举中败北并结束十多年的执政。这一党派先前传出多起腐败丑闻,包括党魁竞选过程中有候选人因接受未成年人捐助而涉嫌“非法政治融资”、魁北克省一些自由党高官贪污和滥用公款等。
2004年曝光的“赞助广告宣传计划”丑闻涉及金额大约2.5亿加元(约合13.3亿元人民币)。当时,加拿大总审计长在年度报告中指认上一任自由党政府在为遏制魁北克独立运动而实施的“赞助广告宣传计划”中存在贪污和滥用公款行为。
审计署调查发现,加拿大政府拨款经由当地5家与自由党关系密切的广告公司“转手”,而这些公司在此过程中先后抽取1亿加元(约合5.3亿元人民币)佣金。
2005年11月初,这一丑闻的调查报告发布,证实让·克雷蒂安领导的前一届加拿大政府1996年至2003年在魁北克开展宣传联邦主义活动中,存在收取回扣和滥用公款等腐败行为,并认定克雷蒂安领导的自由党政府应对此案负全责。
克雷蒂安已于2003年12月去职,但这则丑闻使自由党信誉受到沉重打击,同时给后续执政的自由党政府制造麻烦。2005年11月底,保罗·马丁领导的政府未能通过不信任投票,不得不解散议会。保守党随即赢得议会选举,斯蒂芬·哈珀出任总理。哈珀2006年初宣布施政重点时说,第一要务是致力于通过反腐法案,清除政府腐败现象。(本报特约记者 陆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