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由忏悔录悟出的道理

     在我们的工作中,不时会接触到一些忏悔录。应该说,忏悔录是内心剖白,是真心话。对这些被查处的领导干部来说,一切为时已晚,等待他们的是纪律与法律的惩处。每次读到这些忏悔录里的文字,心情总是沉重的,也值得我们深思。

    德与纪都要配位。古人说,德要配位。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作为一名党员,还应加上“纪要配位”,纪律意识、纪律观念也要与职位相匹配。所有忏悔录里,都会说到理想信念的问题。一个人如果身体缺钙,就容易得软骨病;一个人如果精神缺“钙”,就会失去定力,什么样的错误都有可能犯。诸多忏悔者反思,其德与纪,并没有随着自己职务的提升而相应提高,甚至任由自己行为践踏纪法却茫然不知,直到被组织查处后才幡然悔悟。

    善始未必善终。翻看忏悔录,从他们人生轨迹看,很多都可以概括为艰辛的童年、奋斗的青年、放松的中年、出问题的末期。在忏悔录中,他们大都回忆小时候如何贫困,参加工作后特别是加入党组织后如何打拼。仕途之初都比较顺利,应该说是善始的。但最后都被组织查处,没能做到善终。所以说,过去好不等于现在好,现在好不等于以后好。所以要活到老、改造到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一生,须臾不可松懈。

    谨防内因出问题。被查处的党员干部,根本原因是自己主观所为,咎由自取。外因不能说不是一个条件,但不是起决定性作用。古语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俗话讲,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条件为什么其他人没有腐败堕落呢?因为自己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底线意识模糊,再遇相应环境,出问题就成为必然。

    量变引起质变。在忏悔录中,不少党员干部谈及第一次收别人钱款的经历,当时也感觉不妥,甚至紧张到晚上睡不着觉。梳理这些人的经历,应当说他们也不缺乏才干,在各自的岗位上曾经做出过有益的贡献,有的人成绩甚至很大。可是,由于放松自律、放纵自己,不注意小事小节,于是产生“温水煮青蛙”效应,由量变到质变,最终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彻底滑向党和人民的反面,直到被组织查处、失去人身自由后才如梦初醒。

    小心成为“猎物”。有的人在忏悔书中坦承,随着职位的提升、权力的增大,上门求情办事的人多了,阿谀奉承拍马屁、说好话的人也多了。开始是收小礼品,后来是收大礼品、贵重礼品;开始是收小钱,后来是收巨额现金,甚至是黄金。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对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套近乎、施与小恩小惠,要保持应有的敏感与警惕。

     权力不能失去监督。权力只有在有效的监督下才有可能正确、规范行使。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自然就应受到监督。不少忏悔者习惯了位高权重,他所管领域当作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以领域谋权、以领域谋势,急功近利。这些人的教训警示我们,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权力与监督的关系,要养成在群众和组织的监督下工作、生活的习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