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八室注重提质增效做实做细监督工作

    八室牢记自身职责定位,始终坚持把执纪监督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深入推动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进一步找准工作定位,在履职责上求深入。强化监督意识。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持续深化“三转”,充分运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第二种形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存量、遏制增量。明确监督要求。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监督,用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这“两把尺子”去衡量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一言一行;坚持动辄则咎、防微杜渐,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做到纪法约束有硬度、批评教育有力度、组织关怀有温度。转变监督理念。立足政治机关和党内监督、国家监察专责机关属性,督促联系地区和部门完善权责清单制度,盯好关键人、盯到关键处、盯住关键事、盯在关键时,精准发现问题、精准把握政策、精准作出处置,推动实现监督工作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三者统一。

      二是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督,在高质量上下功夫。综合运用“一督两会三判四查”。“一督”即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督促相关责任主体抓好问题整改;“两会”即参加民主生活会、列席党委(党组)会,包括“三重一大”决策、述职述责述廉等会议。2019年,对联系地区和部门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实现了全覆盖现场督导。“三判”即室内正常开展信访举报研判、舆情分析研判和政治生态研判;“四查”即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组织实施问责调查,组织参与线索排查,组织参与巡视巡察,坚持巡视前和巡视机构充分沟通协商、巡视中派人现场参与、巡视后全程跟踪督办,通过“多轮对标对表”和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约谈提醒、台账跟踪、重点会商等措施,督促被巡视单位完成问题整改。

      三是进一步坚持目标导向,在有效性上求突破。探索“五看三强化”研判处置问题线索。“五看”即看被反映人一贯表现、群众口碑;看出现问题的时间节点,是十八大以前、十八大以后还是十九大以后,越往后执纪越严;看线索来源,是实名还是匿名,是一般举报还是有关领导和部门交办;看岗位特征,是不是掌握人财物和有业务处置权的“关键少数”或关鍵岗位;看问题性质,对腐败增量立马处置,对腐败存量,注意把握节奏,按照“两个优先”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处理。“三强化”即强化关键节点审核把关,主动延伸发现问题触角;强化共性问题对策研究,针对重点对象、重点问题、重点环节及时提出监督建议促整改,强化日常监督关注重点,积极用好第一、第二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