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派驻纪检监察组:聚焦“四个关键” 强化日常监督
聚焦“关键少数”,落实责任不懈怠。该组始终把督促党委(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作为履职重点,通过召开分管领导会议、主体责任联络员和从严治党办人员会议以及列席或参加相关会议等形式,协助并推动党委(党组)抓主体责任“牛鼻子”。坚持靠前指导,督促驻在部门结合实际差异化制定主体责任清单,建立和完善廉洁从政各项制度,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并细化分解任务。对层层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落实情况定期督查考核,逐级传导压力,压实压紧责任;督导和提醒班子成员全程履责留痕,认真填写《履责手册》或清风盐城《履责台账》,及时督查并签署审核意见。通过实施“清单化明责、留痕化履责、常态化督责、刚性化问责”的要求,为驻在部门主体责任的准确、有效落实当好“参谋长”和“督查员”。该组对驻在部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遵守、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围绕省委巡视市委巡察问题整改、清风系列行动推进、廉政纪律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改进意见建议,从而促进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任务在驻在部门落地生根。
聚焦“关键环节”,规范管理不打折。该组及时调研驻在部门领导班子、人员编制、业务流程等,摸清底数,掌握情况;在两个驻在部门建立驻点办公“工作室”,主动架起“天线”,关注“张家长、李家短”,把监督触角“嵌入式”,延伸到基层最前端。充分了解驻在部门机构改革调整后新的工作性质和特点,通过“分层教育话感悟、按岗排查晒风险、廉情分析用‘四镜’、分类防控堵漏洞”等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制度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刚性执行。建立对驻在部门的《监督工作记实》,完善监督相关台帐资料,找准履行监督职能的切入点、发力点,及时进行跟踪督导。建立健全“驻点监督、廉情分析、风险防控、工作联动”等制度机制,严格“信访举报、执纪审查、案件保密”等规定要求,确保工作运转的规范化。设立举报邮箱、公布举报电话,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听取意见建议,夯实“关键环节”的规范管理,防止问题发生。对驻在部门列出权力“清单”,予以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督促推行“放、管、服”改革、实行“不见面审批”,规范自由裁量权,不断挤压那些可用于单位和个人捞“油水”的空间。通过前移监督关口,预警纠偏,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常态化,使问题解决在始发萌芽状态,增强党员干部纪律自觉和行为养成。
聚焦“关键领域”,务实监督不缺位。驻在部门行政审批和许可相关处室和人员,权力相对较大,往往易受不法分子“围猎”,是腐败现象的易发、多发区。按照制定的监督“路线图”,该组对涉及“人、财、权”等关键领域,开展了“微体检”,不断探索和创新监督机制。围绕“人”,主要抓住“一把手”,对被监督驻在部门政治生态进行科学研判评价,对领导班子及公职人员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开展对人防工程领域腐败问题的专项治理,抓好摸排查找,推进问题隐患全面“见底”,推进专项治理常态常效管理,做到标本兼治。围绕“财”,先后两次对驻在部门11家单位,采取“查阅凭证、调看资料、个别了解、实地核查、分析研判、督促整改”的方式步骤,开展财务监督大检查,共查出九类190多个问题,清退上交违规违纪款项210余万元,立案2件党纪政务处分4人,诫勉谈话4人,提醒谈话16人,发出《监督意见书》11份,释放了“执纪必严、违者必究”的强烈信号。围绕“权”,盯住“三重一大”事项报告(报备),监督延伸至“三重一大”事前酝酿、事中讨论和事后执行全过程,推动驻在部门权力公开透明、依法合规。如涉及到重大工程项目监督的,在前期准备阶段就及时介入掌握情况,做好相关政策法规宣讲、解读、把关;如涉及选人用人监督的,督促驻在部门严格按照用人标准、条件、资格、程序和纪律办事,结合廉政档案、信访举报等出具意见建议;组织新提干部任前廉政知识测试和廉政谈话,确保监督不“走过场”。
聚焦“关键节点”,严明纪律不含糊。该组紧盯重大节日这个“关键节点”,扎实做好“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加强作风建设,查纠“四风”问题。督导驻在部门召开节日廉政教育专题会,传达贯彻上级通知要求,发送廉政公开信、手机廉政短信等多种方式,提前打好免疫“预防针”,温馨提醒党员干部过好“廉节”、把好“廉关”。结合“510”警示教育剖析典型案例,利用身边人、身边事,发动大家谈体会、谈认识,达到“以案说纪、以案释法、以案示警”。督导利用网站、办公OA系统等媒介,及时发布相关作风纪律要求和规定;组织参加住建系统纪检监察视频远程教育培训活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明查暗访活动,增强作风建设、廉洁从政、廉洁自律的意识和自觉性。针对驻在部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面广量大的实际,立足监督的再监督,督促党委(党组)抬高政治站位,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明确行业安全检查要求,严格落实安全检查责任。约谈相关分管领导、职能处室负责人11人次,有力地推动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周友祥 杨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