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小说

廉颇客


贾青和郭柱是发小,上学时又是同窗,课下也常凑在一块写作业……两人交情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可兄弟也有红脸的时候。高三时,因为都爱历史,两人凑钱买了《史记》,兄弟俩轮着看,课余时间经常谈心得。

“书中有个典故‘廉颇客’,你读了吗?”那天在贾青家中,郭柱问贾青。

这个典故贾青读过,讲的是廉颇在长平被免职,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了他。等到重掌兵权,门客又回来了。廉颇赶他们走,门客却说:“现在天下都以市道交,有势就依附、失势就离开,这是常理,有什么好抱怨呢!”

“人会变,人与人的关系也会变,门客的话有几分道理。”贾青说。

“不对!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人与人应该以心相交,绝不能趋炎附势!”郭柱涨红了脸。

贾青撇了下嘴角,自言自语道:“至于这么认真吗!”

“郭柱是个好孩子,就是太认死理!”贾青的母亲私下劝贾青别在意。

转眼,贾青和郭柱都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同一个单位,开始都是科员,两人一起吃饭,一起打球,还是经常会为一句话争得面红耳赤……

五年后,贾青成了贾主任,去他家拜访的人多了起来,有的拎着水果、有的带点土特产……郭柱也去贾青家,常是两手空空。

又过了两年,贾青成了贾书记,登门拜访的人更多了,有拿烟的、有提酒的……郭柱也去串门,依旧空着手。

“怪不得柱子这么多年没进步,连人情世故都不懂!”贾青的母亲唠叨。贾青笑笑:“柱子还是那个书呆子!”

又过了几年,贾青当上了局长,工作更忙了。晚上回家也忙,忙着迎来送往。

兄弟俩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一起读书,一起谈心……

有一次郭柱来贾青家串门,带了本旧书,是高中时他们一起买的《史记》。贾青没在家,郭柱和贾青的母亲聊了几句。“让青子得空多看看书,他常给基层干部讲课,用得着这些。对了,‘廉颇客’的故事,其实他没有吃透!”郭柱说完就走了。

“还青子青子的叫,也不想想俺们现在啥身份!”贾青的母亲随手把书扔到桌上。

贾青回来后,听说郭柱送来一本书,还提到了“廉颇客”,笑了。这个典故他太熟悉了,他跟干部讲“净化朋友圈,防损友、交诤友”,经常引用。

“说我没有吃透?”贾青摇摇头,又笑了,柱子还是那个倔脾气。

没过多久,贾青笑不出来了,他因涉嫌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贾青家热闹多年的门庭突然冷清下来。贾青的母亲常常独自抹泪,身体也每况愈下。只有郭柱常来看她,她用颤抖的手接过柱子带来的水果、营养品,喃喃道:“重比千金啊……”

三年后的一天,纪委书记给正在服刑的落马官员讲课,贾青坐在最后排,他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讲一个他熟悉的故事:“廉颇在长平被免职,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了他。等到重掌兵权,门客又回来了……”“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故君子不与也。君子之交,其淡如水……”贾青深深埋下头,泪水止不住地流。

(崔洁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