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加强监督 向食堂餐饮浪费亮剑

“有些人啊嘴巴大喉咙小,什么都要装点,又挑三拣四,剩下一多半全倒了”食堂厨师张师傅看着盛满剩饭剩菜的厨余垃圾桶,十分心痛。随着生活条件的大幅度改善,餐饮浪费在平时并不鲜见,于普通百姓而言体现生活习惯和个人品性,就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来说则体现思想觉悟和作风操守,加之它在现实中又常常与违规吃喝这一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相伴相生,更会无形中影响党风政风、败坏社会风气,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对此,黄海街道纪工委认为,欲纠铺张浪费,首盯单位食堂。

一粥一饭见作风,要明确监督对象。黄海街道纪工委发出公开信,呼吁全街纪检监察干部带头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坚决破除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等陋习,把勤俭节约落实到工作和生活中;同时立足职能职责,将街道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作为重点监督对象,针对食堂内的日常用餐、公务接待用餐等开展监督,对违规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等问题坚决查处;最后对分管财务或后勤、食堂等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开展一次集中谈话,进一步增强厉行勤俭节约的意识。

一言一行显作为,要形成节约风气。党政领导和机关公务接待要走在“光盘行动”前列,带头守规矩、先行作表率,做好过紧日子准备,厉行节约、反对铺张,引领全社会形成以“光盘”为荣、以浪费为耻的良好风气。要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不上高档菜肴,不上任何烟酒,严控陪餐人数,谁擅自批准提高用餐标准,超出部分谁个人承担。要结合街情实际,合理搭配菜品,多提供小份菜、半份菜、本地大众特色菜,餐前引导适量点餐,餐后主动帮助打包,切实减少剩餐浪费。要相对固定就餐方式,积极推行简餐制,点家常菜,在接待方食堂就餐,做到能吃多少就取多少、该吃什么就吃什么。

一考一评务实功,要建立长久机制。业务工作是对能力水平的大考,食堂用餐是对干部作风的小考,街道纪工委加大监督力度,通过明察暗访、突击检查、交叉互查等方式,对食堂餐饮浪费现象,或以食堂工作餐为幌子、包桌点高档菜行为紧盯不放、动辄则咎,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从严从重,对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对从机关食堂“钻空子”违规吃喝者给予强有力的震慑。同时将监督触角从工作圈延伸至社交圈、生活圈、休闲圈,把“八小时之外”监督检查情况纳入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让党员干部知止有畏,真正把“八小时之外”管起来。要整合监督力量,发挥纪检、公安、市场监管、财务、审计等监督合力,紧盯“一桌餐”、农家乐、特色饭店等重点场所,让“食堂外的食堂”无处遁形。

食堂内餐饮浪费行为是干部作风不实的“微缩影”,从食堂内饭桌上监督出发,用制度“缝上”违规公款吃喝的嘴才是个中真义。下一步,街道纪工委将认真检视公款报销制度方面存在的模糊地带、监管盲区、执行漏洞等问题,推动出台操作性更强的制度;管好源头,规范财务报销流程,加大财务审计力度,构建“三公”经费监管体系,拧紧花钱的阀门,确保“过紧日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王京琼、李想、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