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生命的底色:清廉

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公布了原安徽省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盛必龙索贿受贿、跑官买官案例剖析。其中提到,盛必龙不考虑如何干工作、解难题、谋发展,而是一门心思想升迁,并为此动起歪脑筋。盛必龙把本该自己掌握的命运寄托于“能人”,最终留下的不仅是笑柄,更是惨痛的教训。

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如何保持清廉这个生命的底色是一个现实课题。清廉是为官最基本的品格。南宋官员吕本中曾言:“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清廉是干部的本色,这是古今通义。梳理盛必龙等近年来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例,不难发现,功过不能相抵,一为不善,众美皆亡。只要伸手触碰党纪国法的“红线”,终究有事情败露、付出代价的一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常常反省,时时自警自励,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清清白白为政,干干净净做事,自觉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清廉是修身自律的底气。哲人说:“自律,是最高境界的修身”。 湖北省武汉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杨汉军生前讲过的一句话令人动容、发人深省:“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做官、做事和做人的关系——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而盛必龙却钻了升官发财的牛角尖,被欲望迷住了双眼,栽了大跟头。事实证明,被盛必龙奉若上宾的“陈教授”,只是一名诈骗钱财的无业人员。党员干部务必勤于修身、严于自律, 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唯其如此,才有“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底气。

清廉是生命的底色,清廉是生命朴素的赞歌。立足当下,虽然我只是基层平凡岗位中的一员,但我愿做一名纪检监察队伍的忠诚卫士,用青春的激情焕发新的担当,倾尽自己的全部努力。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恪尽职守。让我们清白做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守住心中的一方净土,让清廉在我们身上大放异彩。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清廉是一种力量,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时刻与清廉为伴,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