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读史随笔

举事当先审民心

《吕氏春秋·季秋纪》有言:“故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意思是说,凡是有所举措之前,一定要先审察一下百姓的意向,听听百姓的心声,然后再实施。这句话强调了调查研究、多遵从百姓意愿的重要性。

“审”字的本义是“详究,考察”,引申指“知道,知悉,察知”等。“俚言巷语,亦可取矣。”古往今来,诸多开明的士大夫都十分重视百姓的言论。上古时期,为听取民声,曾设置三个专门场所与民众沟通,每处都竖有便于识别的标志:一旗、一木、一鼓。百姓站在旗下,官员要立刻前往倾听;意见写在此木之上,必须前来受理;闻听击鼓,当前来求教。春秋时候,郑国还曾设有专供乡人聚会议政的乡校。这些做法,都很好地拉近了官与民的距离,方便为政者及时听到民声。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审民心要多听民声。听取民声是一个“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中间不能有梗阻”的过程,倾听是一种态度,敢听体现的是一种担当,善听是一种方法。要打开大门,面对面地听,通畅表达的渠道,畅所欲言,才能收到原汁原味不过滤、不敷衍的看法和想法。周王朝非常注重民意的搜集和反馈,当时实行采风制度,设立采诗官,“巡游万国,采览异言”,从公卿到庶人平民都要提出意见。三国时曹植《与杨德祖书》有言:“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为政者要善于从老百姓的话中体察思考,把握其内在诉求,品味其喜怒哀乐,听到真话,摸到实情。

问计于民,方知得失。审民心要善察民意,做好调查研究之功。俗话说,七次量衣一次裁,每一项举措都必须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深入群众做好调研。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到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寻乌,走访当地商店和手工业店铺,与群众一起劳动、谈心交流。刘少奇到宁乡调研,在大队部土砖房一住就是十八天;周恩来伯延调研四个昼夜,坐在村民门槛上唠嗑,这一“住”一“坐”,换来的是村民们掏心窝的话。党的优良传统充分说明,只有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察民情、访民意,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才能让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在群众心坎里,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战国竹简《厚父》云:“民心惟本,厥作惟叶”。要得民心,就要将心放在人民身上,以百姓之心为心,多听民声、多采民意,知道人民想些什么,需要什么,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如果心里装着人民,处处都是民声。

群策之为则无不成,群力之举则无不胜。要始终摆正与群众的关系,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吃透上情、把握下情、熟知内情、掌握外情,从百姓呼声中找到着力点,从群众声音里不断吸取前行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