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散文

头一碗饺子

龙年,大年初一,沂蒙老区临沭县曹庄镇朱村。天刚蒙蒙亮,夜空中绽放的烟花为祥和的山村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刚刚守完岁的乡亲们端着水饺、拿着祭品纷纷走出家门,走向同一个地方——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他们要把新年的第一碗饺子敬献给牺牲在朱村保卫战的烈士们。这一习俗,在朱村已经延续了80年。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来得够早了。我到达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时,大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队伍中,有年过八旬、满头银发的老者,有朝气蓬勃、虎头虎脑的孩子,有刚嫁到朱村的新媳妇,还有在外务工、求学返乡归来的游子。人们有的端着饺子,有的手捧菊花。几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是在家人的搀扶下过来的,有的还坐在轮椅上,他们不顾凛冽的寒风,坚持参加祭拜。“不让爷爷来,他不愿意,很早就穿好衣服等着。”“我爷爷也是,我说代替他,硬是不同意!”两个年轻人轻声交流道。

天慢慢放亮,朱村抗日战斗纪念碑前的祭台上已经摆满水饺、鸡蛋和点心,旁边还有一些水果、花生等贡品。我发现,碗里的鸡蛋都是剥了皮的。一位奶奶说,当年牺牲的八路军战士都很年轻,有的断了胳膊,有的断了腿,行动不方便,俺们都提前剥好,就是要让烈士们能吃到嘴里。

每逢佳节思亲人,头碗饺子祭英魂。晨曦中,几位早来的老者,步履蹒跚地来到纪念碑前,用颤抖的双手把饺子举过头顶,嘴里一遍遍呼唤着:“过年了,同志们回家吃饺子吧!回家吃饺子!”虽然寒风呼啸,仍能听到老人的哽咽声。在朱村人心里,“头一碗饺子”敬英烈不仅是缅怀,更是为感恩,他们要让世世代代、子子孙孙永远铭记,没有八路军、没有牺牲的先烈,就没有今天的朱村。

缕缕晨雾缥缥缈缈,仿佛又把人们的思绪带进了80年前那个难忘的春节。

1944年1月24日,恰逢农历除夕。正当朱村的老百姓准备过年时,“砰砰”几声枪响,打破了村里的祥和与宁静。

“鬼子来了!鬼子来了!”村子里传来阵阵急促的吆喝声。乡亲们赶紧收拾东西向大山里躲藏。早在1939年,朱村就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建立了党支部,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抗日“堡垒村”。盘踞在这里的日伪军,把这个红色堡垒村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经常过来骚扰。1944年除夕当天,敌人又派了数百人马,准备对朱村进行报复性“扫荡”。

敌人刚到曹庄就开始打枪,刺耳的枪声划过夜空,显得格外震耳。此时,八路军滨海军区四团三营八连刚刚移防到附近的顶子村。战士们听到枪声,立即做好了战斗准备。早在移防之前,团政委吴岱就给战士们特别交代:“在驻地附近发现敌情,不要等待命令,应主动组织部队跑步参战,决不能让老百姓受到日本鬼子的伤害。”

三九的沭水河,冰冷刺骨。八连连长鄢思甲带着战士们悄悄蹚水过河,在敌人到来之前赶到了朱村。鬼子没有想到,他们刚刚进村,就被八连迎头赶上。这一次,擅长打游击的八连选择了阵地战,正面对抗武器装备精良的日伪军,目的就是掩护朱村的乡亲们安全转移。连长鄢思甲决定:指导员带二排从庄东南打,副连长带一排从庄东面打,他自己带三排绕到庄北进攻,对敌实行三面夹击。

经过一段猛烈攻击,他们把鬼子赶出了村子。鬼子退出村子后又抢占了村西南角柏树林的坟地,凭借1挺机枪、1门手炮、40余支“三八”式步枪负隅顽抗。由于装备实力悬殊,加上日军疯狂进攻,战斗打得异常惨烈、艰难。

一排排长秦佳龙身负重伤被救出战场,一班班长焦锡换立刻站到指挥的位置上,指挥战士继续战斗,他的一只胳膊被打断,仍坚持不下火线,直至牺牲。投弹手郝红娃腿负伤,刚刚包扎好就回来坚持战斗。连长鄢思甲被子弹打穿了脖颈,呼吸困难,坚持不下火线……战斗相持了6个多小时。直到下午,滞留在曹庄的日伪军携带钢炮、重机枪赶来增援,鬼子冲出包围圈,丢下40多具尸体逃跑了。

没有了枪炮声,朱村又恢复了宁静。满心欢喜的老百姓从山里返回村子,提着满篮子香油果子,挎着满笎子准备过年祭祖的白面馒头,慰问八路军战士。然而,眼前的情景让乡亲们惊呆了:场院里,摆放着24具烈士遗体,有的蒙着白布,还渗着鲜血。此刻,乡亲们才知道村子保住了,八连的24名战士却牺牲了。这些战士刚刚还都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生命,有的还是十几岁的孩子。为了保卫朱村、保护朱村的老百姓,一夜之间都成了烈士,倒在了即将跨入的新年前。

大年初一,本该欢乐祥和,朱村却是一片悲痛。没有了往年的欢闹,没有了鞭炮的欢响,壮劳力们流着眼泪,帮着收殓烈士的遗体;婆姨们各自回家,找出家里仅有的粗粮细面,流着眼泪包饺子。“不能让同志们饿着肚子上路!”“要让战士们吃了饺子再走!”当乡亲们手捧着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聚集到场院前,在场的人都哭了。族里的老人流着眼泪说:“是八连救了俺们,新年的第一碗饺子,不敬天不敬地,要敬八连牺牲的战士!”

“战士们是为保护朱村牺牲的,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恩人!”朱氏家族的人一致同意,把烈士安葬在了他们祖先的墓地——朱村老陵。春节后,朱村妇救会将一面绣有“钢铁英雄连”字样的锦旗赠送给八连,感谢英勇的八路军救了全村人的命。1944年8月,在山东省军区战斗英模大会上,八连被正式命名为“钢八连”,连长鄢思甲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朱村战斗也被载入《八路军战史》。

从那以后,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血肉情谊深深根植在了朱村一辈又一辈人的心里。他们把大年初一“头碗饺子敬祖先”改为了“头碗饺子敬先烈”。每年清明节,乡亲们都会自发为八连的烈士们扫墓。风雨80载,战火的硝烟早已散尽,这个习俗却从来没有变过,八连官兵以命相救的恩情也从来没有被遗忘,反而随着岁月的沉淀变得更加深厚。

在朱村保卫战中,连长鄢思甲身负重伤、血流不止仍坚持战斗。1984年,老连长生命走到终点,弥留之际,他留下遗言:“死后把骨灰安葬在朱村。”

当年,“钢八连”的通信员陈忠孝,跟随连长鄢思甲一起奋勇杀敌。5年前,老人病逝,临终前留下“我百年之后要葬在朱村,陪着我的老连长鄢思甲,继续守护朱村”的遗嘱。

经历过那场战斗、如今已是102岁高龄的老兵温克弟,对很多事情的记忆已经模糊,但一提起朱村依然滔滔不绝。今年春节前,“钢八连”所在部队的官兵代表还去南京干休所看望了温克弟,老人当场安排后事:“我死后,也要葬在朱村,和老连长他们在一起。”

如今的朱村,街道上铺了沥青,老房子恢复了古典风格,还依托当年的战斗遗址,建成了由朱村抗日烈士陵园、老四团钢八连纪念馆、朱村历史文化陈展室和朱村档案资料馆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村里的老百姓发展特色农业,过上了富足而幸福的生活。“钢八连”也没有忘记朱村,虽然他们移防到了太行山腹地,与朱村相隔千里之遥,但这段用鲜血铸就的情谊把他们紧紧凝聚在一起。每一年,“钢八连”都会派官兵代表“回家”探亲,说一说连队的工作,看一看朱村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