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史海钩沉

宋堤贯南北 廉脉源流长

“由南到北一条龙,不让咸潮到阜东;从此不闻冲家祸,每闻潮声思宋公。”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黄河故道入海口有一条如卧龙长睡的海堤屹立,它就是著名的宋公堤。八十年前,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宋乃德在这里带领当地人民修筑海堤的惊心动魄、气吞山河的历史壮举至今仍广为流传,而他清正廉洁、明德至善的清廉精神在百年岁月洗礼中始终散发着恒久的精神魅力。

作为“五卅”运动工人先锋顾正红的故乡、新四军军部重建地,滨海县是重要的革命老区,有全市数量最多的烈士命名镇村,革命烈士忠诚为民、廉洁奉公的清风廉脉浸润每个角落。

据《县志》记载,上世纪三十年代,滨海县时常发生大海啸,沿海一带方圆几十公里村庄、上万亩农田、房屋全部被毁,数万人丧生。

1940年10月10日,黄克诚率八路军第五纵队解放阜东地区,新政权宣告成立,宋乃德担任首任县长。宋乃德在阜东地区东北部(现滨海县)沿海一带调研时,海啸过后的凄惨景象让他震惊不已,决心把修筑海堤作为新政府第一件大事来办。

新政府成立伊始,财政基础十分薄弱,修筑海堤耗资巨大,初步测算约需法币100万元,实在是大难题。当时的财政主要来源是盐税,军队供给处处长出身的宋乃德决定利用民间资本借船出海,作出“修堤全部费用不用人民负担,以盐税作抵,发行100万元公债,由政府偿还”的承诺,县参议会最终通过了修堤全案。

第二年5月15日,修筑大堤顺利开工。

海堤开工以后,他常常住在堤上,第一个携土包跳入潮水,民工们无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天气恶劣,时疫不断发生,他提前组织医务人员住进工棚,民夫凡是生病的一律就地就医,工地上始终没有人员因病伤亡。

宋乃德制定完善且严格的修堤管理制度,工夫都是直接征来,以减少中间的剥削。工资则按所作的每土方两角七分,较之国民党省府时超过数倍。而土方的计算,先由工程师、民运长、乡保长联合验收土方,核算以后,公告于每乡工篷前面的“公告牌”上,整个修堤经费,完全向群众公开。

据记载,修堤保管员二虎第一次看到很多堆积如山的民工口粮,长期挨饿的他没忍受住诱惑,偷了半袋粮食被清点时发现。宋乃德严惩保管员,以实际行动造就纪律严明的队伍。

“以宋乃德为代表的修堤委员会,不扣工人一分钱的廉洁自律品质、工程不错一笔账的精益求精精神,值得我们所有纪检监察干部学习。”在宋公堤现场,正在参观学习的市纪委监委一名党员干部听闻讲解后深情表示。

海堤的修筑不仅有海水的咆哮,梅雨的肆虐,物资的匮乏,还要遭受敌人破坏的威胁,陈振东、陈景石、于欣等三名同志先后壮烈牺牲。宋乃德更是三次遭到暗杀。

 1941年8月31日,10米高、18米宽、90里长的历经千辛万苦的捍海大堤全部竣工。与之前国民党修筑的海堤相较,高度超出了三分之二、长度超出了十分之三、经费却只仅用了四分之一。

为感谢新四军和宋乃德的恩德,当地人们亲切的将这座生命之堤、爱民之堤、廉洁之堤称为“宋公堤”。

悠悠黄河故道,百年往事。宋公展现出的心在人民、利归天下的为民情怀,身上传递的清廉品德浸润滋养着这方水土,在民众记忆中代代相传,在岁月变迁中熠熠生辉,更是纪检监察干部的前行坐标。(刘净宇 王世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