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梁山
回不去的是时间,留不住的是岁月。在外漂泊久了,常常梦回故乡。提起故乡,记忆最深处的开关悄悄打开;想起故乡,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满满温情;说起故乡,满腔最真挚的情感汩汩流淌……愿故乡明天更美好。
——题记
这里是水浒故事的发源地,因古典名著《水浒传》名播天下,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鲁西南平原东北部。“迤俪梁山,荦确延岱宗脊脉;浩淼水泊,波澜接黄河源头。”位于鲁豫“两省四市”结合部,黄河运河在梁山西北部不期而遇,物产和矿藏资源丰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五代以后黄河多次溃决在此地形成八百里水泊,北宋末期因朝政腐败,宋江等人聚义水泊、替天行道,演绎出108条英雄好汉的传奇故事;元代中期,黄河南徙,水泊干涸还耕。
这里既属于礼仪之邦、孔孟之乡,又是中华武术四大发祥地之一,造就了梁山人崇仁尚义、弘扬大德的鲜明品格,英雄辈出,“梁山故地,夏商归于兖州,自古多激扬赴义之士。”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一五师的“梁山战斗”歼灭日军长田大队300多人,阵亡的大队长长田敏江少佐出身日本皇族。在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中线部队从梁山蔡楼渡口,突破敌人黄河防线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这里就是我的故乡——山东省梁山县,1949年建县。虽然梁山主峰——虎头峰海拔仅197.9米,但崛起于大平原上,显得格外雄浑粗犷。我从出生到参军离家近20年里,从未离开过故乡的怀抱;从参军离家至今已30载,每年回乡探亲长则十多天、短则三五天,梁山由“家”变成“家乡”到现在的“故乡”。故乡过去因黄河所“困”交通闭塞,曾是国家级贫困地区。计划经济时代,不少村民以鸡蛋、粮食等换煤油(时称“洋油”)、火柴(时称“洋火”)等生活必需品;上个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后,农村才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
苦难铸就人生。上个世纪70年代,我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与当时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度过了物质和文化生活极为贫乏的童年时光:最高兴的是过年和公社(后为乡镇)放映队到各村巡回放露天电影;最喜欢的是夏天月光下乘凉、冬天牛棚里取暖时,听大人说评书讲故事。我上小学后,才懂得书里有更精彩的世界,最盼望的是能多有点书读。许多村民连煤油灯都舍不得多点,哪有“闲钱”给孩子买书。我和小伙伴的几本“头尾不全”的连环画都是宝贝,虽然认不全字,但不知看了多少遍仍津津有味。少年不识愁滋味,农村是广阔的天地,我们有无穷的“创造力”和乐趣:白天种田、割草、逮蚂蚱、掏鸟窝,晚上玩藏猫猫、斗拐游戏;用自行车废链条造“洋火(火柴)枪”、用“Y”形树杈做弹弓、用高梁秆编成罩子罩知了、用枣木或槐木根等削成各式各样的陀螺等。特别是打“er”游戏,把一段小木棍两头削尖成为“er”,在空地上画个方框,用长木棍敲击“er”的一头使其弹起时,猛击“er”打向远处,另一方去捡“er”直到投入方框内时互换角色;再加上各种游戏花样,玩得乐此不疲,远比今天游戏打通关的乐趣还要强烈百倍……度过了童年纯真快乐的春夏秋冬。
春天的味道。万物苏醒,冰雪初融,小河流水潺潺,小燕子从南方飞回了家门。我和小伙伴爬树捊柳树芽用开水汆过了凉拌吃、折柳枝拧成柳笛,捊榆钱、槐花让母亲蒸窝窝头;下午放学后到村后小河边或沟边割草,有时拦沟筑坝、戽水摸鱼捉虾,弄一身泥巴,回家挨顿打是免不了的。渴了,掬一捧河水喝;饿了,提(di)(拔)一把荻菰(茅草嫩穗茎尖),剥开下白上绿的一层层的皮,就会露出一条白嫩嫩毛绒绒的小尾巴芯儿,放进嘴里一嚼,软糯香甜,满口清新,那是浸入骨髓的童年的美味,是流连在童年舌尖上的清香,是游走在故乡田野上的深情,更是记忆在心头抹不掉的乡愁。夏天的忙碌。到处都是火热的空气,芒种节气是最忙的季节。这时候抢抓农时夏收夏种,不论气温多高也不能闲着,割麦、种豆和玉米、锄草、间苗,左邻右舍互帮互助,充满浓浓的人情味。特别是割麦子,越热越要干,全靠人工用镰刀割,忙完这季男女老少都要脱层皮。我和小伙伴去小河或池塘里游泳觅凉,大的带小的自学游泳;当然有水的地方就有鱼,顺带摸鱼捉虾。秋天的收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庄户人家要多储存点柴草物资过冬,拾柴火就是小时候重要任务之一。当地农村称土灶烧火用的柴草叫柴火,来源主要靠生产队分配的各类秸秆,根本不够用,我和小伙伴用耙子搂树叶、捡干树枝等,经常满满的成就感,开心的笑声在天地间回荡。冬天的乐趣。打雪仗、堆雪人,溜冰、冰上陀螺比赛。除了政府组织的男女劳力出河工(计工分)——疏浚河渠等水利设施外,雪地追野兔大型群众“赛事”活动必须有。那时野兔不少,但狡兔三窟名不虚传,大雪后的大地一片白茫茫,野兔活动踪迹容易被发现,村民带着家养的细狗(山东细犬,封神传说中的哮天犬就属于此类犬)追野兔,几条细狗狂吠着对野兔急速合围,这时的野兔大多跑不掉。有时候邻村的人碰到一起进行追野兔比赛,更是激动人心、惊心动魄!
回不去的是时间,留不住的是岁月。人到中年,变得愈来愈怀旧了,故乡的老屋、炊烟,多年未曾谋面的故友,还有好多流经岁月的歌曲,都能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回味……
衣。小时候穿的是用家织的粗土布做成的衣服,夏天单衣、冬天棉袄,大孩子穿了、小孩子接着穿。春天天气一转暖,母亲就开始拆洗棉被棉衣,把棉布洗净晒干放进用面粉熬成的清汤里浆洗,晾晒到似干非干时,对折叠成方块放到平面石上,用棒槌槌到平整无痕后再晒干备用,这样耐磨且易清洗;用白面粉熬成浓稠的浆糊,刷在门板上,把平时积攒的散碎布条布块洗净晒干,像拼图一样均匀贴上一层,再刷一遍浆糊,晒干晒透后就成了硬“袼褙”。做千层底布鞋时,按照“鞋底样”(区分左右脚和鞋码大小的纸片)剪几片“袼褙”,每片上面再均匀铺一层布头布条,套上布料后用麻线或棉线一针一线地纳成鞋底,做好一双鞋需要两三天,结实耐穿又舒适养脚。我们往往是一觉醒来,看到母亲还在煤油灯下纳鞋底做针线活。儿行千里母担忧。我参军离家那天,母亲拿着赶做的一双新千层底棉鞋,千叮咛万嘱咐:“到部队要听领导的话,走正道,别给家里人丢脸。”如今,母亲已七十多岁纳不动鞋底了,我珍藏着一双千层底单布鞋,再也舍不得穿。
食。故乡以面食为主,馒头、包子、面条、烙饼,逢年过节必吃饺子。小时候,对吃的印象是刻骨铭心:玉米面或地瓜干面窝窝头,还经常“瓜菜代”;菜主要以腌的胡萝卜、咸菜疙瘩等为主。喝的是地下水,含氟量高,蒸过窝头或馒头的水又苦又涩。过年时,通常一个200多口人的农村生产队杀一头猪100多斤肉,按照辈份大小和鳏寡孤独残等排序分肉,等把肉分回家吊在屋梁上,小孩子每天像仰望圣物似的馋得直流口水。分田到户后,大多数村民除了交公粮和留下口粮后所剩无几,只能指望秋季农作物换些钱,手头还是比较拮据的,平时也舍不得吃肉,爷爷每年囤几千斤粮食以防灾荒年。我们兄妹四个上学,父亲微薄的工资和全家种田有限的收入,生活压力还是不小的。母亲每年养只猪和一些鸡鸭,过年杀了猪,除了孝敬老人和留下招待客人的外,尽量把猪肉卖了换些钱存起来供我们上学或应不急之需,剩下的大多是猪头、猪血和“猪下水”等。除夕下午,我们跟着父亲去祭完祖先回家后,母亲也泖(煮)好了肉,先给爷爷奶奶盛好,然后招呼一声:来啃骨头喽!我们兄妹四个呼啦一下把装肉的盆子团团围住,吃得唇齿留香、满嘴流油,幸福感达到巅峰。还有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老屋最里侧房梁上系着一个“√”木杈,上面挂着一个黑不溜秋的小篮子,里面放着白糖红糖或点心之类的“好吃头”(零食),爷爷奶奶平时盯得很紧。有时候,奶奶小心地站在木凳上,踮着缠足的小脚,掀开同样是黑不溜秋的盖布,拿出一点点不知放了多久的“好吃头”分给我们,或者来客人时取点白糖或红糖招待。无论生活贫困还是富裕,母亲总是把第一碗饭菜盛给爷爷奶奶、第一份好吃的送给爷爷奶奶,要求饭桌上晚辈和小孩子决不能先动筷子……在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中传承孝道和尊老爱幼的优良家风。
住。多数是土屋,屋内光线昏暗、冬暖夏凉。先夯实地基,垒一圈石头墙基,再用有黏性的黄泥掺上麦秸秆(增加韧度和强度),不停地踩一二个小时和成“熟泥”,然后一层一层地筑成墙。雨天或冬天,吃过晚饭后,爷爷去喂牛,就着昏黄的煤油灯,奶奶和妈妈做针线活,我和弟弟妹妹围着小方桌写作业。有时,灶膛里的烤红薯熟了,烫得直甩手,常常被灶灰弄成大花脸……那盏煤油灯是家的核心,照亮了生活,也照亮了清贫而安宁的岁月。如今,老屋早已被瓦房或楼房取代,可在我心里永远是温暖的源泉。我还对老屋顶上的炊烟怀着深深的眷恋,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是家的方向。每天黎明时分,家家户户屋顶上袅袅炊烟悄然升起,唤醒了沉睡的太阳,新的一天便在鸟鸣啾啾中开始,光阴静静地流淌。这是我记忆中最温馨而美好的一幅画面:初秋时节,夕阳西下,爷爷手挥鞭子,我在前面牵着牛,西边天际或浓或淡的落霞,周围雾气氤氲,田里的玉米、白菜等碧绿如洗、长势正旺,蛐蛐儿欢快地歌唱,还不时有青蛙突然跳过,缕缕炊烟伴随着母亲呼唤孩子回家的声音,成为了世界上最美丽的音符……现在建设美丽乡村,绝大多数村民用上天然气、电磁炉等,虽然干净卫生了,但我总觉得缺少烟火气和温情。炊烟,是刻在童年记忆里的亲情,是藏在时光深处的乡愁,宛若一条长长的飘带,一头系着游子,一头系着故乡,承载着白发苍苍的父母无限的牵挂!
行。小时候出行主要靠两条腿。生产队有木轱辘的大马车,主要运送大宗物资,小伙伴们能坐一次马车,肯定要炫耀多天;分田到户后,地排车(板车)、自行车成为村民主要的交通工具。从村口通往城乡公路是一条近两公里的乡间土路,路面坑坑洼洼、布满牛羊蹄印和车辙印,阴雨天泥泞到寸步难行。父亲用那辆永久牌二八大杠自行车送我去县城上学,爷俩冒着风雨深一脚浅一脚地推着自行车向前挪,往往是没走多远,车轮就缠满了泥草转不动了,父亲就找根小木棍,用力挖掉这些泥草……不知重复多少遍,实在不行,父亲就扛起自行车赶路。在这条路上,我也有过雨天里无数次光脚扛自行车、摔了不知多少跤的经历。现在这条路早已被宽敞的乡村水泥路所代替,但在我心中从未走出过这条路,因为这条路上有父亲满满的期望,也凝聚着爷爷奶奶在村口期盼孙儿回家的目光。如今,我再也看不到爷爷奶奶的身影,但他们会永远牵挂远在他乡的孙子——生活是否幸福安康。
故乡的民俗文化璀璨夺目,独具特色,如斗鸡、斗羊、斗狗,唢呐、高跷、秧歌等。特别讲究传统文化和礼仪,尤其是婚丧嫁娶和过年祭祖的礼仪特别隆重。婚俗礼仪,从议婚至完婚要遵循“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礼节。如,“亲迎”当天上午,男方要请夫妇健在、儿女双全的德高望众的老太太“压车”迎娶新娘,举行完仪式后,司仪引领新郎新娘去祖坟磕头认祖归宗;中午婚宴,媒人必坐首席(感恩),必有炖整条大鲤鱼(有礼)。丧事礼仪,老人去世正常发丧3天,最隆重礼节是二十四拜礼(三叩九拜二十四叩首,三次到香案前上香、献酒、焚纸钱,九个方位叩首——共磕二十四个头);家人要守孝三年,过年时不贴对联和年初一不出去或接受拜年等。在点点滴滴、潜移默化中把“忠义孝悌、仁礼诚信”理念融入子孙后代的血液化为基因。
故乡的年味特浓。小时候,过年能有几毛钱的压岁钱,美得做梦都能笑醒。吃是过年的主旋律。“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一入腊月,家家户户开始忙年:腊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王爷上天;二十六杀年猪、割年肉;二十七杀鸡、炖鱼……最热闹的要属杀年猪了,场面虽然血腥残忍,但大人孩子还是围个水泄不通,男孩子争抢猪尿脬,吹成大气球;抢不到猪尿脬就抢猪蹄甲,捞些猪油加根棉芯做成蹄甲灯;女孩子则喜欢用猪油做成白菜疙瘩或萝卜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夕上午贴对联和门神、换灯笼,整个小院顿时焕然一新、喜气洋洋,充满浓浓的年味;除夕下午,全家族的男人聚集到祖坟前祭祖;年初一五更天(凌晨5点左右)吃过素馅水饺,父亲带着孩子按先本族后其他长辈的顺序磕头拜年,汇聚成的“磕头大军”走街串巷,场面壮观,热闹非凡,把年味推向了最高潮。磕头拜年只跪拜长辈和祖先,核心是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父辈领着孩子磕头拜年,一代一代地传承,增强家族的团结和睦,培养家国情怀。过年还有诸多礼节或禁忌:除夕晚上要藏起剪刀和在院门内放一“拦门棍”;年初一早上要吃素馅水饺和全天忌扫地、动针线;鸡和鱼摆上桌时要讲究头尾方向等,这让我们对年充满了神秘感,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向往。
那个年代,考大学是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最重要的一次机会,考上大学意味着吃国粮“铁饭碗”,否则依然回农村“修理地球”。我们在县城读高中住校的学生,餐餐基本上是吃馍和自带的咸菜;食堂内一溜摆着七八个敞口大汤桶,就餐时根本来不及排队,直接用大搪瓷茶缸去舀,汤水越往后越浑浊、牙碜到不能喝。通常20多个男生住一个大房间宿舍,昏暗的灯泡,两排双层铁床,有限空间里还挤压压地放着10多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破自行车,一张空床上摆满了搪瓷茶缸、碗筷和装咸菜的罐头瓶等;晚上就寝后磨牙的、说梦话的、打呼噜的,老鼠欢快地吱吱乱窜,虱子跳蚤也来凑热闹,混杂着臭脚丫子味的污浊空气。虽然求学条件如此艰苦,但农村孩子能上完高中就很幸运了;既使拼命地学,可那么低的升学率也只是让少数人改变了命运。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水流万里离不开源。时光如白驹过隙,我即将步入知天命之年,历经人生的风风雨雨,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正是农村艰苦的生活磨砺了我自立自强的坚强意志,培养了我浓厚的家国情怀,锤炼了我团结争先的进取精神,使我勇于面对和克服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挫折。虽然我没能取得多大成就,但一直本分做人、踏实工作,也算是没有愧对故乡。“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我每次回乡探亲离家前,奶奶、母亲总是满怀不舍地悄悄拭去眼角的泪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我已在外漂泊30年,多少次梦回故乡泪湿枕巾,不知老了能否叶落归根。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故乡父老乡亲的生活已由贫穷落后转为小康幸福,我每次回故乡最大的感受就是发展变化太快……京九铁路黄河大桥已使“天堑”变通途,“四纵七横”路网让梁山这颗明珠更加璀璨;聚义湖、梁山泊水库,还有全长29公里的生态健康环城水系,让梁山泊重现昔日的风韵;梁山港成为领航运河、通江达海、辐射全国的交通枢纽,梁山制造的特种车辆从这里运往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国家。当年用小木船和小推车送刘邓大军过黄河、曾经“让黄河水撵着跑”饱受黄泛之苦的父老乡亲住进了“小洋楼”,满脸洋溢着笑容和幸福,这不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向历史、向人民交出的一份合格答卷吗?
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