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史海钩沉

宋韵“西湘”

宋朝“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在《吴郡志》里记载了当时一句民间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古人为苏州、杭州留下的最好的广告语。

来到杭州,游客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西湖,而提到西湖,不得不提她的“姊妹湖”——湘湖。她们之间有颇多相似之处。

西湖与湘湖都是钱塘江的潟湖,一北、一南,镶嵌在绿色之中,恰似一对碧玉。如果再往前追溯,西湖、湘湖同属后海(钱塘江)的海湾。

有人说:“钱塘江就好比一条龙,西湖和湘湖是龙的两只眼睛。”在大约一千年前左右,两位宋朝名人与“西湘”二湖结下不解之缘,留下一段佳话。

“有湖无堤,韵味减半”。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主持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筑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这就是“苏堤”。南宋以来,这一条堤岸经过修葺美化,成为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

遥想当年在西湖堤岸边和游船上,写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和“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东坡先生,在欣赏胜景的同时,一定也得意于自己疏浚西湖、为民造福的壮举。

三十二年后,如西湖遇见知音苏轼,湘湖遇见知音杨时。

杨时的名字,或许读者并不熟悉,但提到“程门立雪”的典故,想必不陌生,杨时正是恭敬对师的学生之一。他在学问传承上,被尊为“闽学鼻祖”“程氏正宗”。

据《萧山县志》载,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杨时“为邑令,经理庶务,裁决如流。以民岁苦旱,开筑湘湖,以灌九乡,至今民赖其利。祀宦祠。”时任萧山县令杨时苦民之所苦、急民之所急,历时一年零七个月,主持完成了可以灌溉万亩农田的湘湖疏浚工程。

这时的杨时,已是花甲之年,完成了一项这样利民的大工程,自然兴奋激动。难怪在新湖建成的当晚,他要去现场踏勘,并赋诗《新湖夜行》一首:“平湖净无澜,天容水中焕。浮舟跨云行,冉冉躐星汉。烟昏山光淡,桅动林鸦散。夜深宿荒陂,独与雁为伴。”

后人为了纪念杨时,不仅在湘湖边建了“德惠祠”,还筑有一条东接湘湖路,西至越王路,长730米的湖堤,取名“杨堤”,堤桥绿荫掩映,风景亦醉人。

说到桥,西湖和湘湖上的桥,从来就不缺故事。

西湖上有十五座桥,名气最大的当数断桥,“一个后生,只因清明,都来西湖上闲玩,惹出一场事来。直到如今,西湖上古迹遗踪,传诵不绝。”原载于宋朝话本《西湖三塔记》的故事,日后演变成家喻户晓的《白蛇传》。如今一到节假日,断桥上的游客熙熙攘攘,又不知谁会遇见谁。

凡是到过湘湖的游客,一定会对湖上千姿百态、大小不一的各式亭桥、廊桥、石梁桥、索桥、纤道、拱桥等留下印象。论知名,非跨湖桥莫属,湘湖现存一古一今两座同名的“跨湖桥”——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单孔石桥和在旁边新修的一座五孔拱桥。

但跨湖桥更出名的地方,在于这里有一处沉睡了约八千年的古人类遗址——跨湖桥遗址,遗址中出土了距今八千年的独木舟,为研究长江下游先民生活与文明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这是清代诗人袁枚的《谒岳王庙》。西湖栖霞岭南麓的岳王庙,不知吸引了多少人前去凭吊,在此感受何为忠义。在袁枚看来,因为岳飞、于谦逝后葬于西湖边,才使西湖获得了人们的敬重。

从湘湖往南走,有一个欢潭村,至今留有一处与岳飞有关的旧址。据《山阴县志》《欢潭田氏家谱》载:岳飞曾率兵过此,笑饮潭水,当地百姓为纪念此事,砌成一座七角潭,取名“欢潭”。潭旁石栏上刻有“宋岳武穆行军经此,饮潭水而欢”字样。与日后遭人构陷,怒发冲冠的岳飞相比,行经欢潭的岳飞,是何等意气风发。

如今,“一江春水穿城过,两岸风光各不同”,杭州的城市发展格局跨越钱塘江,唱响从西湖到湘湖的“西湘记”。两座湖的相携,不止于文化层面,更是以大视野,构筑城市全新的空间发展格局。风来微浪白,雨过远山青。“西湘”二湖之美,更待今人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