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是个硬任务

“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是个硬任务   
    江忠亲


    据1月11日红网报道《湖南稳进2012:透过关键词看<政府工作报告>》称:目前,全国上下都掀起一股“勤俭办事”的风气,限制公款出国旅游、公款接待等等消息,不时出现在网络和报端,深得群众支持。湖南也将此列入到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明确提出了“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的原则。
    坚持好这个原则,是个硬任务!
    硬就硬在难落实。全国各处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必提勤俭办事,但为什么“年年过了年年提,到头总是见效微”?理由很简单,难在落实上!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还有制度方面的缺失,把中华民族的美德及中国共产党的起家之宝,践踏得“不尽人意”。“三公消费”屡禁不绝,触目惊心,不提不行,不落实更是有害。重提说明严重,落实彰显民意。据同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湖南省长的“抠门”政府工作报告:勤俭办一切事》称,“对比各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如此大篇幅、具体谈及节省开支的实属少见。但湖南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省长锱铢必较的行事作风并不感吃惊”,因为早在2010年7月,徐守盛上任湖南省长不久,在听取该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部门汇报时,就要求“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精打细算,锱铢必较,厉行节约,降低成本;按经济规律办事,讲究投入产出、讲效益;坚持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大的事,既要全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湖南省此次再明确在省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作为一项原则落实,可见其决心,足见其诚意。
    硬就硬在没标尺。过去以来,落实难的原因很多,但没有落实的标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大道理一旦到执行的层面,几乎等于“无”道理。表面一套,背地一套,成了常态。这个现象不仅无益于上级精神的落实,还会有损于党委政府的形象。湖南见“害”思改、从善如流、迎难而进、严格要求,制定了执行的具体内容,“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论坛、节会和各类表彰活动,减少各种检查评比,继续清理压缩大型体育赛事等的场馆建设,加快推进省直机关集中办公区建设。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可搞可不搞的活动坚决不搞,形势好看、效果不佳的事情坚决不做,讲排场、将规格的做法坚决破除”,再联系徐守盛此前公开发表的相关“约法三章”,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务必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从迎来送往中解放出来。少开会、多学习,少办论坛、多办实事,少搞庆典、多下基层,把心思和精力更多地放在抓发展、惠民生、促和谐上”。让人看到明确的方向,找到践行的力量。
    硬就硬在没监督。“加快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必须时时处处注重“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湖南“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确要求在普通群众关注的行政效能和工作作风方面,“全面推行政府绩效评估,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和严肃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和问题;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基层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经验,使作出的决策、采取的措施,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其实是对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只要扎扎实实按这个路线执行,就能找到活水之源,找到致胜法宝,找到富民强省的光明大道。
    “必须节约每一分钱,把资金、资源、要素投放到最需要的地方。”主政湖南的徐守盛在政府办事方面抠门,厉行节约,但对于民生大计却从不打折扣:2011年湖南涉及民生的财政支出达到2274.3亿元,增长30.9%。这就是徐守盛,湖南的省长,一个想方设法、率先垂范,让三湘四水的“硬任务”化作“真民心”的人!不由得让人们充满期待,值得拭目以待!!
 
来源: 新华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