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有感于“为官发财,应当两道”

有感于“为官发财,应当两道” 
 胡文中

    李克强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说:“为政清廉应该先从自己做起,己正,才能正人,这是古训,也是真理。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我们愿意接受全社会、接受媒体的监督。”
    “为官发财,应当两道”,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蕴含着丰富的道理,点出了共产党人的追求,说出了普通大众的心声。
    “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是我国古代圣贤明智之人的道德操守。东汉王朝的开国功臣祭遵,每当因战功得到朝廷赏赐时,他总是“辄尽与士卒”,而自己却“家无私财,身衣韦绔”,甚至连夫人也是“裳不加缘”;明朝兵部尚书于谦,清廉自持、节俭重民,后被误杀抄家仅抄得御赐盔甲袍带一副,直令皇帝追悔莫及。正是由于这些仁人志士居高位、恤下情,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因而“清名闻于海内,廉白著于当世”。
    “为官发财,应当两道”,也是我国古代选人用人的标准。不可否认,在封建社会里,贪官污吏相当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对此的真实写照。但历史上力主廉洁奉公的好官正官也不在少数。中国选官的优良传统,就是“以廉为本”。早在《周礼》中就记载着选官的6条标准:一是“廉善”,二是“廉能”,三是“廉敬”,四是“廉正”,五是“廉法”,六是“廉辨”。这“六廉”选官的标准,正是借鉴夏、商亡国等教训的经验之谈。“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更表明了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数共产党人为了追求真理、为了解放劳苦大众,抛弃万贯家财,舍弃发财机会,抛头颅、洒热血;无数人民公仆崇尚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心里装着群众,惟独没有自己”。前有共产党员、吉鸿昌将军留下的“当官即不许发财”的治吏佳句;后有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生活节俭、衣着朴素,从不奢华的领袖风范。“为官发财,应当两道”,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为官就要走为官的正道,千万不能为了发财走邪道。因为共产党人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当然不应该去自己发财。毫无疑问,一个称职的官、一个遵纪守法的官,是没有发财的途径和机会的,是不可能发大财的,如果谁因当官发了大财,那发的只能是不义之财。发了大财的官,最终都是没有好结果的。
 
来源: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