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建立领导干部作风教育的长效机制

建立领导干部作风教育的长效机制  
何传新   杨波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在于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党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要重视教育的重要作用和基础性地位,不断充实干部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机制与方式,努力建立领导干部作风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教育的重要作用和基础性地位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列宁说过,正确的理论成为广大工人群众的行动要靠“灌输”。通过理论灌输和教育,使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与利益观,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促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通过对领导干部的教育,使全体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按照党的宗旨要求,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地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
  二、领导干部作风教育的主要内容
  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作为执政党政治意识的集中体现,历来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关键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做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模范的忠实实践者。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领导干部作风是领导干部思想的外在表现。当前,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重点是加强对领导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的十七大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4]对领导干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以特色理论指导实践,以扎实的工作取信于民。
  党章教育。胡锦涛同志指出:“总结我们党自身建设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践经验,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要始终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党章是党的总章程,对党的基本知识做出了系统阐述,对党员的义务和权利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广大党员及领导干部进行自我教育、增强党员意识提供了最好教材。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吸收了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集中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只有把党章学习好、贯彻好,才能有效发挥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在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
  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一方面是加强对党史的学习和了解。“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历史教育,充分发挥党史教育资政作用,可以使领导干部更系统、全面地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强化道德自律意识,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另一方面,加强对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学习和了解。对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和革命精神教育,主要包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以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以此使领导干部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和革命精神,更加积极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三观”教育。“三观”指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对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经常对其进行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教育。权力观是人们对权力的基本看法和基本态度。共产党人的权力观应该是在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责任和义务相统一的权力观,承认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地位观是人们对职务的基本看法和基本态度。共产党人的地位观的核心内容是在地位的获取上,正确认识个人素质与机遇的关系;在个人与组织之间,正确认识个人努力与组织需要的关系;在地位与贡献方面,正确认识岗位与责任的关系。不论担任什么职务都必须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利益观是一个人对利益所持的立场和观点。共产党人的利益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与否,不仅关系领导干部个人的成长进步,而且直接影响党风政风建设,甚至关系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三、不断创新作风教育机制与方式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教育,必须创新教育机制与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干部教育的长效机制。一是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努力形成以组织教育为主导,组织、社会、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组织教育应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宗旨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等;社会教育应充分发挥和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健全配套措施与政策,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干部成长的良好氛围;良好的家庭教育与氛围有助于干部正确选择个人爱好,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与习惯。二是各级党组织应按照隶属关系,将干部作风教育落实到每个领导干部身上,健全责任机制。将干部作风教育纳入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加强对干部作风教育工作的研究、指导和检查,提高广大干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主动性、自觉性。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必须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手段。一是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加大对领导干部作风的教育力度。二是发挥各党委(组)班长的作用,加强对领导班子成员及领导干部的教育。三是结合查处大案要案,对领导干部进行警示教育,严肃党纪,端正党风,把党性党风党纪贯穿于案件查处的全过程。四是抓正面的典型教育,用正面典型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五是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广泛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为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何传新,泰安市委党校副教授,泰安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杨波,泰山区组织部副部长)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