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乡镇纪委聚焦主业才能大有作为

 

  当前,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市县领导机关和基层单位开展,从多次听取意见的情况来看,基层干群最关注的事情就是反对腐败、改善民生。作为乡镇纪委来说,应该把群众的呼声和需求转化为工作的目标和动力,进一步聚焦农村基层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任务,始终突出主业主责,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保证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政策规定在农村基层落到实处。

  一、顺时应变,切实解决职能错位的问题。乡镇纪委聚焦主业,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与时俱进地解决乡镇纪委职能错位的问题。首先要配齐配强乡镇纪委班子。明确乡镇纪委书记编制单列,不再兼任副乡镇长等职务,强化乡镇纪委书记专职专用的岗位责任。挑选素质高能力强的同志担任乡镇纪委书记,配备专职纪检干事,改善日常办公条件,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建立乡镇纪委委员工作例会和工作报告制度,发挥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作用。其次要规范乡镇纪委书记的待遇和分工。重新确立乡镇纪委书记在党政领导班子中的排名排序,享受乡镇党委副职领导干部待遇,克服多年来乡镇纪委书记排名靠后或者垫底现象,便于乡镇纪委书记更好地履行对乡镇党政领导班子的监督职能。把乡镇纪检干部的提名权和考察权收归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改变乡镇纪委书记侧重看基层党政主要领导“脸色”行事的状况。规定乡镇纪委书记不再分管招商选资、计划生育、乡镇财税、城镇建设等重点工作,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确保乡镇纪委书记能够集中精力抓好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第三要加大对乡镇纪检工作的奖惩力度。以市县为单位建立纪检监察干部统一管理、集中培训、持证上岗、轮岗交流、违纪曝光、末位淘汰等机制,把乡镇纪检干部纳入其中,全面加强乡镇纪委和纪检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明确乡镇干部都有参与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工作责任,做到“一岗双责”。对作风问题和腐败案件实行“一案双查”,在严肃处理涉案人员的同时,从严查处基层党政主要领导和纪检干部失职渎职问题,确保乡镇党委更好地履行抓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领导责任、乡镇纪委更好地履行抓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监督责任。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廉政创建活动,公开褒奖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不断激发纪检监察工作正能量。

  二、动真碰硬,切实解决惩治不力的问题。乡镇纪委聚焦主业,必须动真碰硬地抓作风打“苍蝇”,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满意。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惩治作风问题和腐败现象。乡镇纪委处于农村基层第一线,直接联系人民群众,必须时刻关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规定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和诉求,紧扣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寻找作风问题和腐败现象的蛛丝马迹,尤其要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抽丝剥茧地剖析问题,认认真真地寻找问题发生发展的原因和症结,对照党政纪规定找出隐藏在问题背后的违纪违规的人和事,既要抓那些敢于顶风违纪、影响恶劣的作风问题,又要抓那些绕道变通、隐藏较深的贪腐案件,不管是硬腐败,还是软腐败,都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以改进作风、严惩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其次要依靠群众惩治作风问题和腐败现象。不论什么时候,群众的眼睛总是雪亮的,农村基层有什么作风问题和腐败现象?“苍蝇”在哪里?群众最清楚。乡镇纪委应该找对门问对人,在开门办纪检上狠下功夫,把纪检工作搬到群众的家门口,让群众懂得政策法规,懂得谁是谁非,懂得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懂得如何向纪检部门反映情况和问题。组织乡镇干部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经常开展“问廉于民、问腐于民”活动,通过收集社情民意深挖作风问题和腐败现象。对重要的案源线索,乡镇纪委要像包公断案那样明察秋毫,见微知著,及时发现和惩治农村基层消极腐败分子,还群众以公道。第三要依纪依法公开惩治作风问题和腐败现象。怎样对待和处理农村基层作风问题和腐败现象?是社会关注度极高的问题。乡镇纪委要秉持法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履职理念,主动加强与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协作配合,对难查难办的作风问题和腐败案件要主动汇报线索、主动协助取证、主动协调会办、主动落实查处结果,不论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不管是“大苍蝇”,还是“小苍蝇”,都以“零容忍”的态度露头就打,扶正压邪。要大力推行公开办案,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公开法纪规定、公开违纪违法事实、公开案件审理和处理结果,让腐败者得到应有的惩罚。要借助农村基层党日活动以案说法,让所有党员干部都知道党纪国法是不能触碰的带电高压线,不断夯实敬畏法纪、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

  三、强基固本,切实解决监管滞后的问题。乡镇纪委聚焦主业,就是要针对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在强基固本上狠下功夫,做到同步监管、超前监管、长效监管,努力遏制作风问题和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首先要大力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工作。这项工作有的地方做得好些,有的地方做得不够好。对于乡镇纪委来说,协助基层党委、政府主抓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积极协助党委、政府根据政务村务公开要求,督促农村基层单位通过政务村务公开日、政务村务信息发布会、政务村务访谈等途径适时公开群众关注的各类重大事项,让农村基层高度关注的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管理以及征地拆迁补偿、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兑现等重大事项始终在阳光下运行,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由暗箱操作引发的作风问题和贪腐现象,是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其次要加快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乡镇纪委应该积极协助基层党委、政府不断创新农村基层的社会治理模式,逐步改进农村基层长期存在的“霸王治村”现象,通过加强村民自治、村务公开、村情监控等有效途径不断扩大干群对基层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努力打造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风良俗,尤其在重大政务村务决策方面要大力推行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更高的“共识型”决策模式,凝聚群众智慧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三要加快推进农村基层惩防体系建设。无论是政务村务公开,还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需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基层惩防体系,这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对于乡镇纪委来说,就是要协助基层党委、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工作规划,做到党政负责、纪委主抓、分工协作、综合治理,尤其要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就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如何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如何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如何查办作风问题和腐败案件、如何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出台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拿出有用管用的制度规定,不断扎紧制度篱笆,打好新时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俗话说,“斧头不紧凿子松”。从多年来农村基层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情况来看,上级有要求,基层有响应,群众有期盼,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群众也给予了很好的评价,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有些问题表面上是少数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存在作风问题或者腐败现象,实质上与乡镇纪委没有聚焦主业、对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抓而不紧有很大关系,这种状况应该引起各级党政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基层纪委要带头弘扬“三严三实”作风,切实担当起农村基层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责任,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巨大成效影响和带动党风政风乃至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不断谱写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辉煌篇章,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响水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朱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