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领导干部要把爱好“藏好”

    近日,《澎湃新闻》报道,一位领导干部是微信达人,常在朋友圈里发布一些信息。最近不知何故停发,去电询其原因,答曰:“发一张自写书法的照片,被表扬得自己脸红;晒一次跑步健身的成绩,收获点赞无数。实在受不起那么多跟帖颂扬和点赞,不如沉默是金吧。”
   人生在世,难免有所好。健康的爱好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的斗志、强健人的体魄,有益身心和工作。但领导干部手里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社会交往广,接触层面宽,有求于己的人多,遇到的各种诱惑和考验也多,如果对自己的爱好不善节制,不懂得把握好爱好的尺度,就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就会成为不法分子打通壁垒的垫脚石。清人汪辉祖《学治续说》云:“近利以利来,近色以色至,事事投其性之所近,阴窃其柄。后虽悔悟,已受牵持。”就是说,假如这位官员好利就送上金钱,假如这位官员好色便送上美女,事事都投其官员的所好,以便抓住官员的把柄来进行操纵。即使官员本人后来也后悔了,但也深受他们的牵制。从领导干部的兴趣爱好入手,一直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视为接近和拉拢腐蚀领导的“制胜法宝”。领导有什么样的兴趣,他们就陪你玩什么;你有什么样的爱好,他们就满足你什么样的需求。“不怕领导有原则,就怕领导无爱好”。厦门特大走私案主犯赖昌星就是针对一些领导不同的爱好,用票子、房子、车子、文物和女色等投其所好,使数十名领导干部没有把握好自己的个人爱好关,走向腐败和堕落的“鬼门关”。近年来,“栽”在爱好上的领导干部更屡见不鲜,像“运动家”郝和平、“摄影家”秦玉海、“收藏家”倪发科……
    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领导干部一定要慎重对待自己的爱好,把好自己的“爱好关”。首先,爱好品位要高。爱好有高雅和庸俗之分。刘墉先生曾在《偶像》一文中说过:“高尚的爱好可以造就天堂,庸俗的爱好只会造就坟墓。” 作为领导干部,其一言一行、所爱所好不单纯是个人私事,而是关乎党风政风的大事。领导干部应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官德”修养联系起来,与理想信念紧密相连起来,与增强党性观念一致起来,不断升华爱好的境界。特别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只有培养了健康向上的爱好,才能在那些腐朽的思想观念、生活作风和行为方式面前,不随波逐流,不盲目欣赏追求,不被人钻了空子。
    其次,爱好隐藏要深。党的好干部郑培民生前喜欢集邮,但他从未向别人说起,生怕有人投其所好。领导干部对个人爱好,要以淡然之态,低调对待,而不宜高调喧哗,招蜂引蝶,更不能到处“示好”。知道了领导的爱好,用心不良者就会变着法子投其所好。浙江省临海市文化广电出版局原局长周华清痴迷兰花,一些想找他帮忙办事的人,就借着以兰会友的名义,将购买的昂贵兰花送给了他。结果,在法院认定受贿财物中,收受的兰花就价值20万元。这位兰心“贿”质的“兰花局长”,在忏悔书里写道:“正是自己养兰、爱兰,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最终被兰花俘虏。” 
    第三,爱好程度要控。“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不止”。春秋时期,鲁国宰相公仪休非常喜欢吃鱼,一些有求于他的人便送鱼给他,公仪休每次都严辞拒绝。有人不解地问,您那么喜欢吃鱼,为什么不收呢?公仪休答道,正因为喜欢吃鱼,才不能接受啊。我现在担任宰相,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给人家办事,那样难免就要违反国家的法律。对个人爱好领导干部要注意强化自控能力,把握适度,克其所好,有所放弃。特别对于有损个人形象,或影响秉公用权,或可能被人利用的爱好,一定要注意警惕、抑制或戒除。如果任“爱好”膨胀,变成“恶好”和贪欲,那将成为自己的致命软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自勉:“人君一生当谨嗜好。”意思是说,当皇帝要小心嗜好,因为“嗜好之间,治乱所由生也。”可见,对于手握一定职权的人来说,个人爱好不是单纯的私事,如果不加节制,处理不当,终究要酿成大祸。因此,对领导干部来说,爱好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陶冶个人的情操,也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可以说,如何对待爱好,也是检验领导干部能否廉洁从政的一块“试金石”。领导干部在过好权力关、金钱关、名位关、美色关、亲情关的同时,还得谨防自己的兴趣爱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不法之徒用“糖衣炮弹”腐蚀的“缺口”,当守住“爱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