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整治“一桌餐”,创新监督是关键



摘要:以“一桌餐”为代表的隐形变异“四风”问题也悄然出现,显示作风建设的反复性与顽固性,也对巩固来之不易的良好干事创业生态提出了新挑战。

1523155699186076.png

据《湖南日报》报道,4月5日,记者从常德市纪委监委了解到,从4月开始,该市在全省率先向“一桌餐”开刀,全面整治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在具有私人会所性质的隐蔽场所公款吃喝、违规接受宴请问题。

所谓“一桌餐”,是指由私人住宅改造、不对外公开营业、仅为少数特定人员提供餐饮娱乐服务、具有私人会所性质的隐蔽场所。因为一般只供一桌客人用餐,所以称它为“一桌餐”。

“一桌餐”显然是一种乔装打扮的“四风”问题。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推进,在各级纪委监委的重拳出击下,“四风”问题得到了极大的遏制。然而,以“一桌餐”为代表的隐形变异“四风”问题也悄然出现,显示作风建设的反复性与顽固性,也对巩固来之不易的良好干事创业生态提出了新挑战。

“一桌餐”的本质在于权力的私人订制。正是因为被宴请的工作人员有权,宴请的人希望通过这些权力谋取利益,才使得“一桌餐”悄然存在。然而,不管怎样的改头换面,归根结底,“一桌餐”也是一种“舌尖上的腐败”。在看似温情脉脉的觥筹交错中,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与特权思想被诱发、被助长,也为权钱交易提供了培育和滋生的温床。

追本溯源,“一桌餐”在一些地方存在,与个别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薄、底线意识不强有关。正是因为有了侥幸,才会认为只要没有动用公款,吃吃喝喝没什么;正是因为纪律意识淡薄、底线意识不强,才会在面对吃喝邀请时抹不开面子,甚至欣然前往。然而,正是因为这些思想的偏差,才导致被问责、被查处,为自己的违纪行为买了单。

整治“一桌餐”,是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的应有之义。确保行动取得实效,除了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发现一例、查处一起、教育一批以外,还应该在创新监管方式上多花功夫。毕竟,“一桌餐”问题相对其他“四风”问题而言,更具有隐秘性,因此,更需要构建人人监督的良好生态,确保监管全覆盖。一方面,纪委监委可以考虑增加大数据、“互联网+”等方式,弥补常规化监管方式的短板和不足。另一方面,要畅通监督举报机制,鼓励群众参与整治“一桌餐”行动。群众因其工作生活的范围更广泛,更能提供第一手线索。因此,发动群众力量,更能确保监督的全面辐射。

常德市率先开展“一桌餐”整治,传递的信号无疑是旗帜鲜明的。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语境下,任何不收手、不收敛、顶风作案的违纪违规行为,都逃不过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的大网,也终将受到严肃的查处。党员干部只有不断筑牢思想防线、守住纪律红线,汇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正能量,将时间和精力用在切切实实为百姓谋福利上面,才能消除被“围猎”的风险。(文/汪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