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齐抓共管”更要“真抓严管”

媒体近日报道,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被列入“亚洲重要湿地”“中国优先保护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自去年以来被非法围垦700多亩,围堰长度达2公里多,地貌遭到较大破坏。然而一年多来,7个相关职能部门执法10余次,出动执法力量近千人次,仍未能有效制止非法围垦行为。在福建省纪委监委督办下,泉州、晋江两级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这起破坏生态环境案件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0名党员干部被问责。

俗话讲“九龙治水”,意思是一件事情由多个人或多个部门来管,但谁也管不好。从这次泉州湾河口湿地非法围垦事件来看,相关职能部门7个,力量不可谓不强;执法次数10余次,频次不可谓不多,但为什么仍不能有效制止非法围垦呢?正如泉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所说,“从相关法规和制度看,至少有7个部门有权制止、处罚泉州湾河口湿地非法围垦行为。只要有一个部门较真、担当,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不可能持续一年多,而且破坏范围不断扩大。”7个部门本来是共同负责、共同监管,结果却是都没负责、都没监管。

现实中,类似现象并不少见。有些事情,看似好几个部门一齐在抓、共同在管,但实则都没有抓住和管好。“齐抓共管”的各部门中,有的等待观望,不想冲在前面;有的借故推诿,不愿接“烫手山芋”;有的得过且过,不敢动真碰硬。如此做派,不但会造成工作难推动、问题难解决,还会导致出现新的问题。

“齐抓共管”更要“真抓严管”。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如何抓、怎样管,职责应该是清楚的,分工应该是明确的,关键是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倘若每个部门都想偷懒,“抓”得少一些、“管”得松一点,尽管看起来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实际上却使分工合作流于形式、没了下文。类似现象,正是责任缺失、执行应付的体现。

当前,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各项检查督查力度不断加大,纠治整改任务也明显增加,需要齐抓共管的事情越来越多,必须在真抓严管上下功夫,在抓好管住上见成效。一方面,必须厘清责任,“谁的孩子谁抱走”;另一方面,务求执行效果,不达目的不罢休。不否认,有些纠治整改确实有一定难度,仅靠一个部门去抓去管难以取得成效。正因如此,就更需要各部门在思想上形成“一盘棋”,在行动上拧成“一股绳”,通力合作去解决问题。(匡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