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打铁还需自身硬》有感
近日,再次观看了中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反腐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首次观看专题片时还不是一名纪检干部,再次观看时已经完成了身份的转换,也对纪检监察工作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曾对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提出的明确要求:“纪检机关要清理好门户”。“清理门户”一词也首次用在了官方正式报道中。从纪录片中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中央纪委第九纪检监察室原副主任明玉清,到广东省政协原主席、纪委原书记朱明国,山西省纪委原书记金道铭等一批落马的纪检干部身上,我们充分体会到纪检机关绝不是保险箱,纪检干部对腐败也不具有天生的免疫力。
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须自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各级纪委也要解决好“灯下黑”的问题,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你们是查人家的,谁查你们呢?如何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也是纪委必须回答解决好的课题。综观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就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委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探索和坚决行动。
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会导致腐败。透过专题片所披露的一个个纪检干部贪腐案例来看,一些纪检干部何以没能经受住腐蚀与反腐蚀的考验,最终走向了由执纪监督者蜕变为腐败分子的可悲下场。除本人理想信念的动摇与滑坡这一主观因素之外,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原本处在反腐斗争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最终走向贪腐之路的蜕变过程警示我们: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执纪者自身绝不能置身于纪律红线之外,监督者自身绝不能成为监督的盲点。如果对“自己人”监督缺失,就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正是从对监督者的再监督这一出发点考虑,执纪监督与执纪审查分设、监察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相继展开。随着监察法的出台,我相信我们国家的反腐事业一定会在法治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全面从严治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自我监督永远在路上。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再次让我们看到了纪检监察机关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担当,努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的过硬队伍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坚持打铁自身硬、正人先正己,眼光向内、刀刃向己的纪检监察战线,一定能够肩负起、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让党放心、人民信赖。(赵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