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经纬

曾任四省省委副书记 高升仅数月即被查的正部级“老虎”案宣判


央视网消息:2019年4月11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王三运受贿案,对被告人王三运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百万元;对王三运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曾任四省省委副书记 高升仅数月即被查的正部级“老虎”案宣判


2018年10月11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王三运受贿一案。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1993年至2017年,被告人王三运利用担任中共贵州省六盘水市委书记、贵州省委副书记、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及甘肃省委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利用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入股银行、工程承揽和职务晋升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通过特定关系人,非法收受上述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6685万余元,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4月11日的宣判中,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王三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利用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鉴于王三运主动交代办案机关不掌握的受贿犯罪事实,系自首;提供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线索,经查证属实,有重大立功表现;认罪悔罪,积极退赃,赃款赃物已全部追缴,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法庭遂作出上述判决。


曾任四省省委副书记 高升仅数月即被查的正部级“老虎”案宣判


王三运,男,汉族,1952年12月生,山东单县人,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政治学专业。2017年4月,任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7年9月,王三运被“双开”时,通报称其“四个意识”淡漠,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消极应付、严重失职失责,丧失政治立场,妄议党中央大政方针,长期搞迷信活动等,痛批他严重污染甘肃省政治生态,严重损害党的事业和形象,应予严肃处理。


曾任四省省委副书记 高升仅数月即被查的正部级“老虎”案宣判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回顾一下王三运在甘肃任职期间的所做作为。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它涵养的水源是甘肃、内蒙古、青海部分地区500多万百姓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然而,多年来这里的违规开发活动触目惊心,到2017年2月,保护区内有144宗探采矿项目,建有42座水电站,其中不少存在违规审批、未批先建,导致祁连山的局部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而这一切,都跟时任甘肃省委书记的王三运脱不了干系。

王三运先后担任过贵州、四川、福建、安徽四省的省委副书记,不少在这些地区和他就联系密切的老板,在他任职甘肃省委书记后随即来甘肃发展,王三运也利用职权为他们在获取项目、通过审批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王三运还纵容甚至授意亲属在甘肃承揽工程以权谋私,还为多名老板办事,收受钱财、房产以及玉石、字画等贵重物品,涉嫌受贿犯罪且金额巨大。

正是因为不少层级的官员和企业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利益输送关系,祁连山的生态环境问题迟迟得不到真正的解决,这其中不仅涉及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还有监管缺失的问题,最终的结果都是对中央的决策阳奉阴违。而面对持续恶化的祁连山生态环境,甘肃省委原书记王三运还信誓旦旦地说:“该做的批示我批了,该开的会我开了……我已经努力抓落实了”。这正是提起要求来“口号响当当”,实际行动上却消极应付中央指示,不作为不落实。


曾任四省省委副书记 高升仅数月即被查的正部级“老虎”案宣判


其实,有关祁连山的生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到2016年多次对此作出重要批示,然而甘肃省并没有真正落实。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中央第三巡视组对甘肃开展巡视“回头看”,发现了涉及王三运的问题线索,经纪检机关调查均属实。2017年7月11日,刚刚调职全国人大的王三运被正式立案审查。

王三运在“回头看”中的落马,突显了“回头看”的利剑作用,释放出了“巡视不是一阵风”的强烈信号。

同时我们注意到,像王三运这样针对问题“有调查无研究、有研究无措施、有措施无实施、有实施无效果。”的烂尾式处理方式并不只有他一人,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主政广州时就在山顶挖大湖、山地建百米大道,任性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了许多后遗症。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对这种行为明令列入禁区: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热衷于搞舆论造势、浮在表面的;单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在实际工作中不见诸行动(第一百二十二条增写)。

诚恳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切勿以身试法,以免成为吃瓜群众口中的鲜活案例,供人品评、让人围观。(文/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