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买”评价 值得效仿
花钱“买”评价 值得效仿
海亮
海亮
前不久,西安市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工程签约仪式举行。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西安市教育局成为合同中的“甲方”,作为“乙方”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正式介入,评价的重点是针对择校热、小升初、减负等焦点问题实施的教育改革措施。(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版)
正值学生开学之时,谈论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建设这样的话题显然很有意义。教育部门舍得花钱“买”监督,积极引进第三方评价机构,以期让教育评价更客观,更科学,更具社会性,更有说服力,这不仅体现了科学测评和科学行政,更是一种善待教育评价的积极作为行为,值得肯定。
择校热、小升初、减负、安全、升学率、乱收费等焦点问题成为教育的热门话题,在过去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中,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系统内部的评价,无论是评价的条目、内容、形式和主题都显得比较单一,教育行政部门集“运动员”、“裁判员”角色于一身,使教育评价更多呈现了“关门评价”的特色,这种评价与被评价“一肩挑”,很容易出现“自己人评价自己人”的评价弊端,甚至出现走过场的现象,从而导致评价结论背离客观实际的事情,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方测评,让测评过程保持中立的身份,减少或者杜绝了利益冲突,从角色身份上能够做到客观公平。而专业化的工具、海量测评数据库、严密的流程也保证测评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准确性。专业测评公司有国内知名专家队伍、研究分析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项目组,有对教育环境、政策、现状和问题的前期调研,通过广泛和具有代表性的一手数据采集,采用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由专家缜密论证和评价教育改革内容,并最终提出教育改革政策的合理化建议,客观上保证了测评的公平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最关键的是,第三方测评将过去主要由上级说了算,变为主要由“下面人”和“外面人”说了算,将主要由领导说了算,变为让更多老百姓说了算,更多地体现测评的老百姓权重,更好体现了社会性,变“闭门测评”为“开门测评”,变封闭测评为开放式测评,让更多的社会角色和声音加入进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测评结果对于革除教育弊端,实现整改措施,科学制定教育规划有着更深远的积极影响。同时,第三方评价在操作过程中如何保持独立性,也同样考验教育部门的自律能力和行政勇气。
述职或者测评,不再“自己裁判自己”, 让测评对象更具多元性、广泛性,让评价过程呈现更多的动态和透明度,教育部门舍得花钱“买”监督,积极引进第三方评价机构,值得更多的政府部门借鉴和效仿。
现代行政是一种参与型行政,老百姓通过各种渠道参与政府的测评,不仅能增强政府行政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而且还能够唤醒老百姓的参政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如果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善于实行第三方评价,那么政府的考核考评机制就会越来越有科学智慧,越来越公正。对政府的测评一旦和老百姓能够互动起来,那么测评的作用就实现了,测评的活力和生命力就出现了。
来源: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