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更多吃喝方案成废弃“草案”?
如何让更多吃喝方案成废弃“草案”?
近日,一则名为《考察组到我市是考察还是公款吃喝旅游?》的网帖在各大网络论坛热传,网帖详细罗列了一个“考察组”在广西崇左市的行程安排。涉事的广西崇左市委办公室负责人称,这份方案的确是由该办起草,但仅是草案,不会再实施。(3月27日京华时报)
一个吃喝考察方案尚未付诸实施,就被意外曝光,众目睽睽之下,自然只能流产成“草案”,有关方面一定会感到很掉面子。记得去年有网友“捡”到一份某单位给机关官员的送礼清单网上曝光后,涉事单位回应称只是“计划”、“草案”,没有实际执行。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像这样的“草案”要不是提前泄漏,真的只是草案吗?
四天的考察行程,只有两个小时开会,其余都是游玩、吃喝,竟然没有哪个网友冠之以“史上最牛”的称号,实在是委屈了这趟胎死腹中的吃喝考察。当下三公消费风气之盛,是个公开的秘密,往往是没有最牛只有更牛,比如曾经浙江某地6名官员“出国考察”花费35万多,相比之下,崇左的“考察组”恐怕还只是小巫见大巫。
公款吃喝、游玩,找借口、比阔绰,纳税人都看在眼里,怨在心里。中央一直要求各地、各级政府减少公务活动中的铺张浪费,最近又明确表态从部委开始,削减三公支出。要剪除这一官场积弊,固然要依赖制度的约束,需要阳光下的监督,更需要政府部门、官员的觉悟,毕竟,再好的制度都会难免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有2个小时“开会”的考察就是个鲜明的例证。
一起吃喝考察在网友曝光后沦为“草案”,这固然是网络监督的又一次胜利,但治理三公消费,显然不能总是依靠偶然性的“网友曝”,制度改革的破冰、问责机制的出台、权力部门的自律,才能让更多吃喝玩乐的方案成为废弃的“草案”。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