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阳光重建”创造人间奇迹

“阳光重建”创造人间奇迹
——亚洲主流媒体考察四川绵阳灾后重建及监督检查工作实录 
 本报记者

  “通过廉洁重建、阳光重建,绵阳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恢复重建,灾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真正创造了人间奇迹。”《印度时报》副总编辑瓦玛·萨波达双手比划着,丝毫不掩饰他的惊叹。  
  近日,由中联部、人民日报社组织,来自7个国家一行13人的亚洲主流媒体考察团来到四川省绵阳市,实地考察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及监督检查工作情况。  
  公告天下:向人民群众交一本明白账  
  两座城,相距仅23公里,美丽的安昌河从两座城中间蜿蜒东流。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了北川老、新县城,汶川地震中成为废墟的老县城沉静肃穆,考察团成员驻足遗迹前不禁泪下。韩国《东亚日报》副总编辑崔英勳说:“那一刻,我感到了强烈的震撼!”安昌河边拔地而起的新县城亮丽繁华,《俄罗斯人报》国际部资深记者菲迪亚琦娜·安娜感叹:“一座美丽的城市!”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考察团成员异口同声“印象深刻”。《雅加达邮报》评论部主任伊玛纽叮·拉扎克率先发问:“绵阳灾后重建是市级、省级,还是更高层次领导把关?”  
  绵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楚明说:“震后,按照‘向人民群众交一本明白账’和省委‘公告天下,取信于民’的要求,我们切实加强救灾重建监督检查,构建立体覆盖的监督体系,大额资金、重大项目必须接受当地监管部门、上级派驻监督组、社会监督员和群众多重监督,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向群众公开。”  
  在初夏的阳光下,北川县擂鼓镇吉娜羌寨山水环绕、鸟语花香;安县花荄镇前进村洁净整齐,农家书屋里妈妈为活泼的孩子们讲着美丽的故事,大片的绿化带、宽阔通达的道路、棕黄白色相间的羌风建筑,焕发出勃勃生机。  
  《印度时报》副总编辑瓦玛·萨波达问:“印度也是灾害多发地,请问绵阳是怎样在安置初始阶段就保证好群众利益,进行利益需求分配的呢?”  
  “抢险救灾生命至上,灾后重建民生为先。”楚明说,“绵阳灾区首先建起的是老百姓住房、学校、医院、敬老院和福利院。如在北川,最后修建的是全部毁于地震的县委县政府办公楼。今天的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四川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监督检查工作展,用30张图文并茂的展板,由点及面反映了中央、省委加强监督检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举措。考察团成员仔细观看图片,认真倾听解说,由衷赞叹四川灾后重建的公开透明。《雅加达邮报》拉扎克说:“展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年来四川廉政建设的成就。”  
  面对13家亚洲主流媒体,楚明的话掷地有声:“每一笔救灾重建资金物资都凝聚着全国、全世界人民的深情,都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纪检监察机关及时跟进、主动作为,以严明的纪律、严格的监管,保证了救灾重建资金物资使用和项目管理规范有序,没有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没有发现重大腐败问题,实现了廉洁救灾、阳光重建。”  
  制度+科技:重建资金公开透明的“利器”  

  地震发生后,曾经有一位海外慈善机构的总监,全程追踪了捐赠物资的去向,他评价:“每个程序都有责任人,制度流程环环相扣,来龙去脉清清楚楚。”与这位总监一样,考察团一行十分关注绵阳灾后重建监督检查中的具体措施。  
  在绵阳市招投标交易服务中心,考察团成员逐一仔细参观了评标区、专家抽取室、监控室和不对投标人开放的封闭评标区。绵阳市纪委副书记蒋玉平介绍说,截至今年4月30日,绵阳市完成电子招标项目1077宗,招标总金额127.2亿元,中标价平均下浮13.5%。  
  “开展招投标电子化建设的初衷是什么?”《雅加达邮报》拉扎克问。  
  蒋玉平回答:“‘制度+科技’是中央和省委力推的反腐败举措,省纪委高度重视招投标监管工作。为此,我们推行招投标电子化,全面实行网上售标、网上投标、电子评标、远程异地评标和电子监控,减少人为因素干扰,降低了招标投标成本,遏制了违纪违规行为,赢得了社会好评。”  
  考察团一行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跟踪审计。“灾后重建审计是绵阳市委领导把关吗?”拉扎克追问道。  
  “我们建立跟踪审计机制,做到资金到哪里,审计就跟到哪里,先后派出1564个审计组,对灾后重建项目跟踪审计涉及资金总额887.06亿元,节约资金和挽回损失3.67亿元。”楚明说,“我们对每一个审计出来的问题都非常重视,认真整改,严格追究。另一方面,加大制度建设,在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将项目资金及工程建设监管作为重点,制定了重建资金物资管理监督办法等40个规章制度,形成环环相扣、相互衔接的制度链条。”  
  《俄罗斯人报》记者安娜评价说:“用‘制度+科技’的监管机制,坚持管好每一个项目,用好每一分钱,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她还“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成效披露”。  
  面向未来:重建监督检查模式向多领域延伸  
  印尼《罗盘报》资深记者桑托索·西蒙·菲利问:“从介绍中看到处理了灾后重建违法违纪人员,请问违纪违法手段是否是收受贿赂?”  
  绵阳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钟正军介绍道:“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绵阳市先后查处187人,这些案件主要集中在抗震救灾初期,主要集中在基层,主要存在资金物资发放不及时、优亲厚友、挤占挪用等问题。”  
  “安县花荄镇前进村是全县232个村灾后恢复重建的一个缩影。”花荄镇党委书记周正英向考察团一行介绍,“我们加强了镇村纪检组织建设,坚持村党务、村务、财务向村民公开。我们有信心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在村委会所在地——村十三组居民集中安置点,这里有灾后重建农房45户,考察团成员受邀走进了农户唐华的家中,他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主人一一回答——地震中家人安全,震后重建房子国家补助了2.2万元,面积140平方米,全家共4口人,现在家庭年收入六七万元……“我们觉得生活很幸福。”唐华说。  
  面对13家亚洲主流媒体,楚明满怀感慨:“特大地震已经成为过去,灾后重建已经全面完成。开展监督检查的生动实践,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基层工作是基础,一线监督是关键,群众参与是重点,制度管人管事是核心。这些成功经验已提炼升华,我们正在按照中央纪委、省纪委要求,应用于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之中。”  
  廉洁与阳光,必将照亮每一项强民富民决策,创造更多的人间奇迹……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