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切实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盐城市切实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近几年来,盐城市高度重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把“三资”管理作为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是摸清家底建立台帐。2004年盐城市在大丰市、建湖县开展化解镇村债务试点工作,随之对全市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进行全面清核,摸清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农村集体“三资”基本构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与使用、村集体经济组织债权债务等情况,弄清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清产核资结果公示后,各镇对“三资”情况进行分类汇总,登记造册,建立监管台账。
二是健全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全市各乡镇根据市纪委、农工办、监察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意见》要求,在落实原有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货币资金管理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票据使用管理规定》、《村级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办法》等八项制度,并狠抓落实,促进了全市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运作。同时严格执行村级财务支出审批程序和全面实施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在全市农村统一推行财务支出审批单,坚持实行“五签字”制度,近年来全市拒付票据678笔,拒付金额219.4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开支随意、资产流失等问题。
三是全面推行民主监督管理。研究出台《村级重大事务票决制暂行办法》,推行村级重大事务票决制,让广大村民普遍参与村务管理。该市坚持“四公”原则,推进村务公开的做法,被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村务公开信息》转发;《中国监察》对该市推行村级重大事务票决制做法予以了报道。对群众比较关注的资源发包处置问题进行了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林木、水面等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等开发和公益事业建设使用,全部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经过全体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再进行公开招标或拍卖,并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内公示有关情况,村民主理财小组做到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程监管。
四是强化审计监督和责任追究。近年来,全市共审计村级财务收支9985万元,对审计中发现的村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执行不到位,村财务公开不及时,以及公开内容过于简单等问题及时作了规范处理。在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明确规定了村会计、村党组织书记、理财组、镇记账员、农经中心负责人及镇分管领导的职责,严明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对不按照规章制度办理报销和入账手续的当事人,严格追究其经济责任,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是摸清家底建立台帐。2004年盐城市在大丰市、建湖县开展化解镇村债务试点工作,随之对全市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进行全面清核,摸清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农村集体“三资”基本构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与使用、村集体经济组织债权债务等情况,弄清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清产核资结果公示后,各镇对“三资”情况进行分类汇总,登记造册,建立监管台账。
二是健全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全市各乡镇根据市纪委、农工办、监察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意见》要求,在落实原有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货币资金管理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票据使用管理规定》、《村级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办法》等八项制度,并狠抓落实,促进了全市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运作。同时严格执行村级财务支出审批程序和全面实施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在全市农村统一推行财务支出审批单,坚持实行“五签字”制度,近年来全市拒付票据678笔,拒付金额219.4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开支随意、资产流失等问题。
三是全面推行民主监督管理。研究出台《村级重大事务票决制暂行办法》,推行村级重大事务票决制,让广大村民普遍参与村务管理。该市坚持“四公”原则,推进村务公开的做法,被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村务公开信息》转发;《中国监察》对该市推行村级重大事务票决制做法予以了报道。对群众比较关注的资源发包处置问题进行了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林木、水面等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等开发和公益事业建设使用,全部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经过全体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再进行公开招标或拍卖,并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内公示有关情况,村民主理财小组做到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程监管。
四是强化审计监督和责任追究。近年来,全市共审计村级财务收支9985万元,对审计中发现的村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执行不到位,村财务公开不及时,以及公开内容过于简单等问题及时作了规范处理。在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明确规定了村会计、村党组织书记、理财组、镇记账员、农经中心负责人及镇分管领导的职责,严明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对不按照规章制度办理报销和入账手续的当事人,严格追究其经济责任,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通过加强对农村“三资”的管理,促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增强了基层干部廉政意识,促进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各乡镇均结合实际制定了非生产性开支标准,取消了村级行政招待费,村级非生产性开支明显下降,较好地刹住了吃喝风和以权谋私行为。近年来,全市村级集体净资产3.47亿元,较上年净增0.32亿元,同比增长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