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勤廉风范

“救济救灾”中的女卫士——记石梅先进事迹

“救济救灾”中的女卫士——记石梅先进事迹  
江世炎 田波 罗丽娥

    她是一位普通的纪检监察工作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着,6年的纪检监察工作如一日;她中等个儿,脸上总是带着微笑,说话轻言细语,干起纪检监察工作却钢铁般坚强。她就是保靖县民政局纪检组长—石梅。
    放弃爱好,选择纪检
    2004年5月之前,石梅同志在县文化局工作,她平时爱好唱歌、跳舞,唱歌和跳舞水平功夫非凡,在文化局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得到全局领导们的好评。
    同年的元月份,全局干部一致推荐她为副科级领导干部,并被推荐到县纪委跟班学习,在学习期间,她如饥似渴地学习业务知识,事后,组织部门负责人找到石梅谈话说“石梅啊,你的工作认真负责,原则性又强,已被推荐为副科级领导干部候选人,我们想听听你的想法。”她没有转过神来就说:“感谢领导关心,我是从大山走出来的女孩,我平时看到百姓贫困疾苦太心酸了,如果要我选择的话,我宁愿选择民政局纪检组长职务,确保民政救灾救济款落到实处,很有意义呀。”领导们听到她讲的肺腑之言,什么多话也没有说,仅仅只讲一句话:“我们组织会把你的想法认真考虑”。
    2004年5月,石梅得到了调任县民政局任纪检组长职务的通知。她又喜又忧,喜的是实现了自己爱好的工作岗位,忧的是自己对纪检工作业务不熟悉,不知什么时候进入工作角色。调入民政局后,她通过一个月加班加点学习民政业务知识和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很快地进入了工作角色。
    她的丈夫说:“回想起她刚调入民政局工作时,除了白天处理纪检监察工作,夜晚还要加班学习业务知识,每天只有4个小时休息时间,一个月下来,瘦了10多斤,我当时都搞心痛了,叫她要多注意身体,不要为了工作把身体累坏了,她就是不听我劝的。”
     立足本职,为民解难
    石梅有一句口头禅:“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别人;一个民政纪检工作者爱的最高境界,就是尽快地让爱广大群众摆脱疾病痛苦”。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7年7月9日,石梅正在办公室里上班,突然电话铃响,她提起电话说:“你好,是哪里?我是县民政局纪检办公室,你有什么事情要反映,请讲。”原来是该县卡棚煤矿一位下岗职工反映低保问题,4户下岗职工18个月的低保资金没有发放了。她沉思了一会儿,马上召集了3名民政干部前往卡棚煤矿。在去的路程当中,她4次催司机车速加快。她回忆当时讲的话:“车子放快点,我们要及时与他们见面,了解情况,查准原因,搞好思想安顿。”
    七月的烈日炙烤着大地,刚一到达,石梅满头大汗,来不及休息,立刻找到了4户下岗职工召开座谈,详细询问情况。调查结果是该厂负责人卡住了4户低保资金。石梅马上找到该厂负责人,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限期进行整改。当天,她带领3名民政干部又跑到州煤碳局反映此情况,领导高度重视此情况,改变了发放资金方式,实行账户管理。3天后,石梅把7560元钱交到了4户下岗职工手中,职工们紧紧地握住她的手不放:“谢谢你,你是我们的好干部。”
    2008年,历年罕见的大冰灾,石梅心中始终牵挂着全县的灾民,牵挂着救灾救济款是否及时安全地发放到灾民手中,一天没到现场监督执行,她就始终坐立不安。
    当时,冰天雪地,寒气凛凛。她不畏条件恶劣,主动请缨出击,车子开不动,自己就步行,由于山坡陡峭,走不动,就爬行前进。她弱小的身子怎么能适应险恶的山路呢?她摔倒在地10多次,身上紫一块,青一块。当时可以想像她是何等地痛,可她没有叫一声痛,或许因为她心中装着灾民,就已变成了一个铁人。那段时间里,她带领局里4名干部调查走访走遍了全县16个乡镇35个行政村177户灾民群众。
    她每到一个乡镇时,要求各乡镇把救灾物质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其中有两个乡镇没有发放下去,她与主要领导交涉,甚至到了拍桌子打板凳的地步,严励地指出他们不正当的理由。通过她的严厉督查,全县的救灾物质很快地发放到了灾民手中,及时地缓解了3357户灾民的生活困难。
   2009年,县民政局推行“阳光民政”工程。石梅针对此项工程进行全程监督,特别重视全县敬老院资金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对全县17所敬老院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1个乡镇对敬老院资金有卡壳的现象发生。她主动地找到该乡镇主要领导沟通,要求限期整改。同时,要求把敬老院资金拨付到位。石梅说:“如果不按整改通知要求执行,我们就按照党纪处分条例办事。”
    后来,该乡镇领导说:“石梅看起来好办事,干起工作来,铁面无私,毫不留情面。”
    6年的纪检监察工作,石梅查处违纪违规案件16件,监督发放救灾物质折合人民币4500万元,为贫困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42件。
    “改天”妈妈,别累坏你
    石梅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非常懂事,现在已经上了高中。平时,他对妈妈非常疼爱。石梅有时带着病上班,脸上带有苍白。有一次,儿子发现妈妈有病,儿子对妈妈说“妈,你请假检查身体去,工作先搁一下”,她就是说:“改天吧,等工作忙完了再去。”儿子曾经好几次劝她检查身体去她总是说“改天吧”。时间长了,石梅也就变成习惯了,成了儿子心目中的“改天妈妈”。
    2009年11月,石梅正在复兴镇检查民政资金落实情况,突然间,她的胸部像针刺一样痛,一瞬间倒在地上,眼前的一切都在晃动。政府工作人员及时把她送往吉首人民医院,诊断结论为乳腺癌病,因医疗条件限制,当天转入长沙湘雅医院治疗。
    正在初中读书的儿子得到妈妈住院的消息后,也及时赶往长沙。儿子一到医院,就紧紧地握住妈妈的手,眼前一切都变得那么模糊了,情不自禁地说:“‘改天’妈妈,别累坏你,请要好好地保重自己的身体”。领导同事们也纷纷前来看望她。住院期间,她一直打电话过问自己手头上的工作,领导们说:“你好好养病,工作事情不要操心,我们会安排好的。”半个月后,病情刚刚稳定的她,没有在家休息一天,马上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就这样,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她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她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和党员的情怀,为全县民政纪检监察工作谱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新篇章。
 
来源: 新华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