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届成效莫以“换人”为标准
换届成效莫以“换人”为标准
劳春深
劳春深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主要组织者、管理者。从今年开始到明年上半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将自下而上进行换届。五年一次的党委换届,是按照党章规定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进行的正常工作。就像人体新陈代谢一样,各级领导班子也需要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实现干部的新老交替,以利于党的执政“肌体”健康持续发展,保证党的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换届必然涉及部分领导干部的进退留转,但要防止把“换了多少人”作为衡量换届工作成效的标准。按照党的干部四化方针,干部任职达到一定年龄要退出领导班子。抓住换届契机,适当补充部分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科学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目的是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年龄、知识、经历、气质、能力等结构,不断增强领导班子整体战斗力,激发干部队伍生机与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对于领导干部的进退留转,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庙只有那么大,菩萨只能要那么多,老的不退出来,新的进不去,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因此,老同志要有意识地退让。”1992年南巡期间,小平同志再次强调,“现在还要继续选人,选更年轻的同志”,“人选好了,帮助培养,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他们成长起来,我们就放心了”。通过换届,让部分年龄偏大的干部退出领导岗位,为年轻干部“腾出位子”,这是普遍规律,但也不能在班子搭配上搞“一刀切”。尤其是对县乡党委班子中那些熟悉基层情况、善于抓班子带队伍、群众威信高、工作实绩好的优秀干部,要着眼班子平稳交接过渡,适当留下部分骨干继续发挥传帮带作用;而对那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缺思路少办法、热衷搞劳民伤财形象工程、基层群众意见强烈的干部,即便是年纪轻、学历高、任职时间短,也要在严肃批评教育的同时,该调整出局的坚决调整出局,决不能让事业迁就人。
党的执政理念和根本宗旨决定了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搞好党委换届,必须坚持选拔那些能够承担起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重任的优秀干部,衡量换届成效的标准必须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
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的核心是党性。无数事实表明,德与才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会坏事。近年来一些干部出问题,甚至违法乱纪,更有甚者走上不归路,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因此,搞好这次党委换届,必须突出考准考实干部的德,把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入口”,在这一前提下,坚持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改革办法选人用人,以五湖四海、唯贤是举的宽广胸怀选人用人,既不能让埋头实干的老实人吃亏、不能让坚持原则的干部受气,也不能让个别投机钻营、德行不好的人得到好处,确保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社会认可。惟其如此,选人用人公信度才能不断攀升,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薪火相传、永续不断。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