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肯吃亏

 
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肯吃亏
 
肖德安
 

 
  豫剧《村官李天成》中有一段经典唱词《吃亏歌》:“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自然就少是非;当干部就应该肯吃亏,肯吃亏自然就有权威;当干部就应该常吃亏,常吃亏才能有所作为;当干部就应该多吃亏,多吃亏才能有人跟随……”歌词配以优美的旋律,唱起来声情并茂,十分感人。剧中主人公李天成的生活原型,是党的十七大代表、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委书记李连成。《吃亏歌》正是李连成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李连成曾经说过:“党员的先进性,要体现在带头干事、带头致富、带头吃亏上;当干部,只有吃亏吃苦的义务,没有特殊的权利。”“我要是喝村里的一盅酒,就割我的舌头;要是乱花村里的一分钱,就剁我的手指头。”李连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李连成当村干部20年来,从没有报过一分钱招待费,也没有让村里买过一盒烟、一瓶酒。多年来,他正是凭着这股能吃苦、肯吃亏的精神,带领村党委一班人,把西辛庄由一个当地有名的穷村、乱村,建设成为人均年收入超万元的“全国文明村”。
  2000年,西辛庄村搞新村规划,李连成家所在的村中心须有一户搬出。李连成没有一丝犹豫,带头把自家的两层小楼拆掉,把好宅基地让给别人,自己选择了村南头一个偏僻的废坑塘。在他的带动下,2001年底,西辛庄花园式的新村顺利建成交付使用。搬这次家,抛开两层楼的损失不算,李连成光填那个大坑就花了1.6万元,气得他妻子一个星期没有理他。李连成搬家那天一大早,村里老少几百人,敲锣打鼓给他送来一块镜匾,上面写着:“一身正气,甘心吃亏为百姓;两袖清风,心底无私好楷模!”《吃亏歌》不正是李连成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谱成的吗?
  《吃亏歌》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唱出了人民公仆的本色,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吟诵着《吃亏歌》,有谁能不深受启发?当一名好党员、好干部、好领导,就是要像李连成那样能吃亏、肯吃亏、常吃亏、多吃亏,一事当前先想到群众,而绝非自己。
  干部肯吃亏,群众得实惠。甘于吃亏的干部往往不善于造势,不违背民心民意去搞什么“政绩工程”,更耻于争权夺利和跑官卖官,而多是在富民创业上动脑筋、花气力。他们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顶得住压力,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们唯一追求的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肯于吃亏,是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操守,更是一种达观、一种超越、一种境界。干部愿吃亏、肯吃亏,自然就会得到群众的信任、拥护和爱戴,其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无疑也会随之增强。干部如果不肯吃亏,好与民争利,那如何能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又怎能做到“为官一任,富民一方”?干部只有能吃亏、肯吃亏、常吃亏、多吃亏,永远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志愿,把群众的安危作为第一要情,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追求,善于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才能像《吃亏歌》中所唱的那样———“吃亏吃亏多吃亏,吃亏吃得众心归,吃得你人格闪光辉”,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好公仆、带路人。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