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核心价值观筑牢精神家园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感言
用核心价值观筑牢精神家园
魏文涛
一位著名作家曾发出这样的疑问:“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精神家园,就算得到了整个世界又有何用?”这一发问,振聋发聩,需要每名党员干部认真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就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就没有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只有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筑牢美好精神家园,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持。
先进文化以弘扬崇高价值为使命,正确的价值观始终是先进文化的内核。没有核心价值观,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缺少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一个人就没有力量源泉和政治灵魂。可以说,核心价值观决定着我们精神家园的源流丰沛、枝繁叶茂。如同物质家园种上花草才更加富有生机,精神家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造才能产生巨大能量。
人的心灵空间,阳光雨露不去播洒,就会霉菌疯长;人的精神家园,核心价值观不去占领,就会杂草丛生。当前,全党的精神面貌是奋发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早已在广大党员干部心中牢牢扎根。但也应看到,有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淡薄,群众观念淡漠,权力观、政绩观还存在误区。更应看到,党长期执政的国际国内环境更为复杂多变,社会思想观念正在深刻变化,在新形势下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筑牢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通过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句话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道德三个层面,既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又指明了构筑人民精神家园的正确方向。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导向、行为准则和精神动力,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和心灵空间,才能让精神之光永不熄灭,精神基石无比深厚,精神家园固若金汤。
心灵之镜勤拂拭才能更明亮,精神家园常呵护才会更美好。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一辈子、改造一辈子、奋斗一辈子,唯如此,才能让壮美的精神家园与壮阔的发展图景交相辉映。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就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就没有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只有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筑牢美好精神家园,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持。
先进文化以弘扬崇高价值为使命,正确的价值观始终是先进文化的内核。没有核心价值观,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缺少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一个人就没有力量源泉和政治灵魂。可以说,核心价值观决定着我们精神家园的源流丰沛、枝繁叶茂。如同物质家园种上花草才更加富有生机,精神家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造才能产生巨大能量。
人的心灵空间,阳光雨露不去播洒,就会霉菌疯长;人的精神家园,核心价值观不去占领,就会杂草丛生。当前,全党的精神面貌是奋发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早已在广大党员干部心中牢牢扎根。但也应看到,有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淡薄,群众观念淡漠,权力观、政绩观还存在误区。更应看到,党长期执政的国际国内环境更为复杂多变,社会思想观念正在深刻变化,在新形势下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筑牢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通过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句话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道德三个层面,既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又指明了构筑人民精神家园的正确方向。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导向、行为准则和精神动力,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和心灵空间,才能让精神之光永不熄灭,精神基石无比深厚,精神家园固若金汤。
心灵之镜勤拂拭才能更明亮,精神家园常呵护才会更美好。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一辈子、改造一辈子、奋斗一辈子,唯如此,才能让壮美的精神家园与壮阔的发展图景交相辉映。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