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公务接待 还须由上而下治理
规范公务接待 还须由上而下治理
张子健
张子健
据10月29日《南方农村报》报道,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基础薄弱,广东南雄市百顺镇为了节约公务接待成本,在今年的公务接待中,用自酿米酒代替了市面上购买酒水。
之前,当我们讨论公务接待的时候,总会想到超数量、超规格的公务接待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负担,因为所有这些接待费用最终都是由纳税人买单的。而这则新闻则让我们注意到了另一个事实:对于大量的公务接待,不光百姓负担不起了,连一些贫困地区的基层政府都负担不起了。但他们并没有因此取消或减少公务接待,而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用自己酿的酒代替市面上的酒水,以节约成本。可见,取消或减少公务接待并不是基层政府说了能算的,这也说明要规范公务接待,必须要由上而下。
如果把公务接待比作一个食物链,毫无疑问,基层政府往往处于食物链的底端,缺少对整个食物链的控制权和发言权。处于食物链上游的上级政府如果安排了相关公务接待任务,处于下游的政府机关就只能毫无折扣地完成。甚至都无需上级政府明说,只要来到基层,下级政府也自然要好吃好喝好招待。这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了大家心知肚明的官场潜规则,处于食物链底端的基层政府如果胆敢挑战这一规则,必然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遭遇不少刁难,基层官员也会被穿小鞋。所以在公务接待方面,下级政府基本上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要规范公务接待,刹住大吃大喝之风,必须要从有发言权和主导权的上级政府开始,由上而下。如果上级政府能受到约束,主动要求下级减少或简化公务接待,规范公务接待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此外,从上级政府开始规范公务接待,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古语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中国社会,上级政府和官员对下级的影响力往往是巨大的。如果上级政府能在公务接待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并推及下级政府,就会给下级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他们看到上级规范公务接待的决心,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公务接待风气,消除现存的种种不合理的潜规则,根除超规格和不必要的公务接待。
所以要规范公务接待,必须要抓住关键,即上级政府。从上而下治理,才能改变整个公务接待的食物链,真正起到实效。否则,只能是给下级政府出难题,最后所谓规范也只能留于口头。(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