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监督不能“掉线”
反腐倡廉,监督不能“掉线”
张培元
张培元
轰动一时的“表哥腐败门”,似乎成了反腐烂尾案。去年8月,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原局长杨达才被曝出拥有多块名表,引发热议,当地纪委随即表示跟进调查,但此事至今仍无下文。1月25日,记者致电陕西省纪委办公厅秘书处进行问询,对方听到“杨达才”三个字后连说“喂喂喂,咋听不清了”,遂挂断电话。(见1月27日《新安晚报》)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并明确提出要“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字字掷地有声,既表明了中央对腐败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强调了权力监督的重要性。这里的监督,理所当然也应该包括社会监督、群众监督。
未承想,因社会监督而被高调免职的杨达才,后面却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低调问责、“无调”应对。时至今日,新华社将此案列为2012年度“六大烂尾新闻”之一,数家媒体的追问,却被有关方面以太极推手方式化解。那带有几分微妙意味的“喂喂喂”电话应答声,恐怕不是手机信号不好的结果,而是社会监督“掉线”的写照。
某些官员面对媒体问询时的王顾左右而言他,甚至是有着类似于掩耳盗铃式思维惯性的挂电话、零接听反应,都充分表明了他们敷衍塞责、不敢亦不愿担当责任的一贯作风。这是一种可怕的冷漠症,对于反腐监督来说,更是一种要不得的鸵鸟心态。毫不客气地说,正是因为其缩手缩脚、患得患失、瞻前顾后的态度,为监督设置了障碍,助长和纵容了腐败之风蔓延,使“表哥”们从监督气氛稀薄中的一块表腐败开始,最终被N块表及满身珠光宝气的奢侈品压垮。
电话“喂喂喂”,监督总“掉线”。比监督“掉线”更可怕的是追责“掉线”、惩处“掉线”。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过类似的诡异迹象,必须引起全社会警惕:某些对责任官员高调免职却低调查处的案件,其实是对责任官员的无原则“保护”,是对社会和媒体监督的糊弄欺骗,甚至是在以一种腐败掩盖另一种腐败。至于杨达才案属于哪种情况,到底是因为调查尚在进行、细节需要保密,抑或是因为其中有很多羞于启齿的内幕,有关方面确实欠社会一个明白交代。否则,一味地掐线不接听,以暧昧的“喂喂喂”忽悠作答,监督又何以落地?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