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服务为民不应只是公开官员电话

 
服务为民不应只是公开官员电话
 
邓昌发


  年尾岁首,领导干部公开手机号码的消息,重新成为热点新闻。据1月10日《人民日报》报道,四川省眉山市通过当地媒体公布了111名眉山市下属区县领导工作分工及手机号码,而在之前,当地已于1月1日和1月9日公布了34名市级领导和131名市级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手机号码。
  近年来,公布政府官员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在许多省市渐成潮流。应该肯定,公布领导干部的电话,可以增添一条干群交流联系的渠道,避免信息因层层传递而被延误与扭曲。每一次领导干部电话公布,都能成为新闻并被广泛关注,这表明社会公众对领导电话表现出的极大的期盼。
  然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公布领导干部的电话固然是畅通民意的一个途径,但注定取代不了其他的民意通道。在很多发达国家,政府行政机构公布一切联系方式,都非常注重各种事项的分门别类与程序上的详细指引,并尽量提供高科技的、人性化的联络服务方式,普通民众几乎一辈子不必跟政府打交道,更不必因为某些难以解决的事情整天去“骚扰”领导。
  政府的科层制结构,本来就是为了管理社会事务的方便而设计出来的分工。如果很多电话都要打到领导那里,就反映了程序分工的失效。失效的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政务信息的不对称、不透明,公众对政务分工不甚清楚,有事除了直接找领导不知道去找哪个部门。二是有些事情即便找准了部门,但出于各种原因迟迟解决不了,导致公众只有向上寻求解决之道。
  人们普遍关注领导电话恰恰说明政府部门的办事作风、办事效率以及联系群众的态度仍然需要不断改善。但这远非靠公布领导电话就能够根本解决的,还得从政务信息公开、提高办事效率、拓宽民意渠道、强化政务监督等方面着手,让制度切实发挥作用,减少人们对领导干部电话的需要。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