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政府采购要经得住公众和舆论监督

 
政府采购要经得住公众和舆论监督

 
 
  财政部日前发布《2012年政府采购工作要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要点”明确提出,今年要加大政府采购监管力度,严禁配备明显超过机关办公基本需求的高档、高配置产品。这一要求体现出很强的针对性,如何真正落到实处,备受各界关注。
  政府采购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动用资金规模大,二是花费的是财政资金。这两个特点决定了政府采购必然为社会广泛关注,群众从中看的是政府是否依法行政,是否廉洁高效,是否代表群众利益。
  从1998年到2010年,我国政府采购资金从31亿元增长到8000亿元以上。涉及的资金规模如此大幅增长,必然使监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然而近年来,少数地方和单位相继曝出政府采购中滥用资金问题,引发公众和舆论的质疑。一些广受公众和舆论质疑的事件中涉及的政府采购产品,显然正是财政部日前发布的政府采购工作要点中提到的“明显超过机关办公基本需求的高档、高配置产品”,表明政府采购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还存在监管漏洞。
  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监管,堵住少数地方和单位大手大脚花钱的漏洞,是群众的共同心声,是政府监管部门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与往年相比,此次财政部发布的政府采购“要点”体现出对一些问题已经引起重视。事实上,针对政府采购的薄弱环节,近年来政府部门不断细化相关制度,如去年发布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中关于政府公务轿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的规定,成为政府节约开支的“硬约束”。
  实行政府采购,目的就是要加强监管,规范政府购置办公用品行为,体现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使政府采购成为全社会勤俭节约的表率。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构建涵盖到财政、审计、纪检监察、舆论、公众等各个方面的监督体系,确保政府采购资金用到位、不浪费,经得住公众和舆论监督。(记者韩洁、何雨欣)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