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争迎贪官与挽留市长,官德与官声何量?

争迎贪官与挽留市长,官德与官声何量? 
 遇合 

 
    前日,网曝出山西省官员和煤老板及名流富商们,争相迎接因贪污受贿入狱的前省委副书记侯伍杰“荣归故里”。昨天,新闻报道春节期间山西省大同市市民聚集在市区广场,在寒风中以签名和举横幅等方式表达对市长耿彦波的感激与挽留。
    两则新闻,同时官场“传奇”,同在山西大地,透露出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德行和声名的考量。贪官出狱受到争相迎接,暴露出山西畸形官场文化对社会风气的荼毒;挽留市长彰显了人民大众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正能量的呼唤。虽然昨天我们还在为争迎贪官的事件表示震惊和愤慨,但今天的挽留市长依然让我们看到了主流的希望。
    侯伍杰的闹剧只是正气官场中的一袭逆潮,不管是什么人去接,什么人送花,想来其间大多数人身上都不那么“干净”。要及时打散这股乌烟瘴气的逆潮,需要的正是山西省委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以此事件打掉这些个跳出来嚣张的贪官恶商,还民众一个朗朗乾坤。
    官声与官德的考量,不在于几十个商人老板的感恩戴德,也不至于下属官员的阿谀奉承。千万市民对市长耿彦波的感激与挽留告诉我们,只有群众才是为官一任口碑如何最真实最有力的考评者。
    好的官德,才有好的官声。所谓“官德”,通俗地说就是领导干部做官的品德和品行,恪守职业道德,保持政治操守。官员如果官德缺失,就会在思想上、作风上衍生腐败。“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有德才有信,有信才有立,立则声名四海!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干部要做个好官,就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心系治下万民,做到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禁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把才华用在刀刃上,用在为群众服务、为人民谋利上。
    须知,争相迎接的闹剧只会将他钉在耻辱柱上遗臭,万民挽留的感动则会把你写在史书中流芳。德行和声名何须考量,自有世人评说!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