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清单”见作风
实事“清单”见作风
田元龙
日前,北京市政府向社会公布了今年为民拟办的32件重要实事“清单”,包括方便群众出行、为群众营造良好环境、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等。列出“民生清单”让公众监督,既是一种科学方法,更是一种良好作风。
任何工作,一具体就生动,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有效。把笼统的要求细化,把面上工作具体化,列出清单,一项一项地照着干,往往不会漏项,保证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反,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缺少明确的目标,没有细化的指标,没有具体的项目,到头来力没少出,也不会有太大成效。
《参考消息》上有一篇《使用核对表可以大幅度降低手术死亡率》的文章,讲的是美国通过使用一份含有“给患者身体部位用记号作标记,询问患者姓名确保没有弄错人,数一数海绵确保没有留在患者体内”等内容的核对清单,使8个城市的医院手术死亡率降低了47%,严重并发症降低了35%。如果所有手术都遵照项目更齐全的核对表操作,每年至少节省150亿美元。
如此核对清单,避免的是差错,挽救的是生命,节省的是经费。同样,在国家或地区大政方针已定的情况下,对照清单干工作,避免的是工作不落实,提高的是工作效率,提升的是民生指数。
列出清单,体现的是对民生的重视。但重视不等于落实:“高度重视”,缘何成为群众最反感的官话套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领导干部仅把重视体现在口头上、表态上,而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工作中。如果说过的话、承诺过的事都去严格执行、认真办理,挂账消号、逐一落实,所谓的官话套话、空话假话也就不存在了。
事有千件,贵在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无论制定的目标多么宏伟,列出的清单多么详细,给出的承诺多么诱人,如果述而不作、决而不行、抓而不紧,一切都等于零。“阅尽古今天下事,成于实干败于空谈。”很多时候,一些工作群众不满意,不是我们的方针政策和计划措施不科学、不具体,而是缺少实干精神、实干作风。
现实在此岸,理想在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实干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不论是民生工程、具体实事、百姓呼声,还是强国梦、强军梦、个人梦,都需要行动去实现。马克思说,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如果不去行动,不去实干,这梦那梦,都是白日做梦。只有盯着梦想,瞄着实事,对着清单,不懈怠、不停顿、不折腾,用踏石留印的狠劲、滴水穿石的韧劲、九牛爬坡的拼劲,才能把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催开每个人心中的梦想之花。
当然,实干还要有实效。仅埋头苦干,不抬头看路,不听群众反馈的意见,就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列出清单,还要列出时间节点、责任部门、具体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否则,如果群众不乐意、不买账,干再多也没用。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共产党人最讲究真抓实干,最反对华而不实。实干能够兴业有为,实干能够改天换地。让我们乘着两会的春风,乘着全党大抓作风建设的有利契机,多点实干、少点空谈;多点务实、少点应付,不折不扣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民生成果。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