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贪官善“装”还是谁人易欺?
是贪官善“装”还是谁人易欺?
马涤明
马涤明
湘潭市原副市长朱少中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变更土地规划、承揽工程、招商引资、金融贷款、职务升迁等方面谋取利益,先后多次收受相关人员的贿赂200余万元;滥用职权,擅自为建设项目减免报建费,造成国家损失871万余元,二审被判有期徒刑九年零六个月。而此前,其口碑一直不错,在公开场合始终保持着清廉、干练、上进的正面形象,有关他的负面消息和材料是少之又少。
《伪装成反腐清官长达7年之久》,这个新闻标题或许比较吸引眼球,可我以为,贪官伪装清官这种事,实在不足为奇。或者说,“伪装”本不足奇。“装”或叫“伪装”,其实是人的本性的一种,不论小孩子,不论成年人,很多时候都在“装”,很多事情上都需要“装”。装穷的,装富的,装可怜的,装镇定的,装一本正经的……出于不同的目的,便有了各种不同的“装”。所谓口是心非、口蜜腹剑、人前人后不一样等等,都是因为人们善于伪装的性格而被总结出来的说法和经验。那么,贪官伪装清廉,也就合理,既不稀奇,也不值得渲染。
进而推之,能装和会装的,肯定不在少数。比如,河南省有三任交通厅长接踵落马,但三人在位期间都各有“廉政誓言”,且不乏铿锵与铮铮。而这样的实例绝对是列举不过来的。
贪官之“装”既非“一个人的故事”,那么既无太大的新闻价值,也不会有更多的启示意义。值得揣味的倒是,“朱少中们”长期贪腐而又长期潜伏,究竟该功归于“装术”之高,还是我们的防人之术不够先进?
以朱少中来说,要我看“装术”很一般水平。朱少中的父亲去世,他在灵堂前立了一块牌子,上写“拒收礼金”。但检方的指控材料显示,朱少中有60多次收礼受贿大都是在各种年节假日、他过生日及他家办婚丧事宜期间收下的。我们可以说他说一套做一套,然而“说一套做一套”的人和事太平常了,因为一块“贞节牌坊”,就说被谁给蒙过去了,反正我是不信。而给开发商享受报建费优惠、调高容积率、税费减免等等,这些明摆着的“没有无缘无故”的关照,说不让人起疑心,是不是自欺欺人?
说贪官伪装清官,蒙过了很多人,这种事要看咋说了——究竟都蒙过了谁?究竟能蒙过谁?“拒收礼金”的牌子,很多人其实是不信的,否则就无法解释其包括“婚丧事宜”期间的60多次受贿;而所谓“口碑一直不错”,会是哪些人、什么层面的“口碑”,也值得玩味。“宁信其有”与“宁信其无”的不同,很多时候不过是站位不同,利益取向有别罢了。
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被“伪装”所欺的教训,而是并不高明的伪装术能够轻易“蒙人”,并大行其道。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