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婉拒廉政典型现象应引起重视
领导干部婉拒廉政典型现象应引起重视
江西省赣州市纪委在基层调研中发现,面对廉政典型荣誉,不少基层领导干部却选择了婉拒。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怕“树大招风”不敢当。少数领导干部自身本不过硬,一旦树立起廉政典型,引起公众和媒体注意,担心原本藏住了的“狐狸尾巴”又被暴露出来。
二是廉政典型压力大不愿当。由于大众对贪腐的痛恨和对于廉洁的崇尚,大众普遍认同干部必须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对于廉政典型,更应该白璧无瑕。一旦当上了这个廉政典型,就如同头戴了顶高帽,罩上了光环,步步都要小心谨慎,防止被人嗤之以鼻。甚至连正常的人际交往也常常因廉政典型的“光环”而受到不合理的干扰、限制和嘲讽。
三是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联系不紧不想当。一方面,一些廉政干部树立典型后,未被得到应有的提拔重用,廉政典型与干部选拔任用联系不够紧。另一方面,一些廉政典型大多原则性强,敢批评敢动真格,常会得罪一些人,因此在民主推荐时票数往往不是很高。
解决的对策建议:
一是要选准选好廉政典型。要把群众公认、作风过硬、廉洁从政的领导干部树立典型。要防止少数人骗取荣誉,损害廉政典型形象的人和事。
二是要加大对廉政干部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廉政干部的宣传,不仅要求及时推出一大批廉政典型,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同时还要注重宣传艺术,提高宣传效果,使廉洁从政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使被宣传的典型能润物细无声般地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榜样,从而在全社会促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三是要优化廉洁从政的环境和大胆提拔任用廉政干部。对于廉政干部,组织上要加强关怀,提供保障。廉政典型是体现在廉洁从政上的,不仅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廉政典型,在生活上和政治上也要对他们给予足够的关怀。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要让那些甘于奉献、不求索取的好干部得到正确对待和使用。 来源:国家预防腐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