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布衣参事”让民意延展

“布衣参事”让民意延展 
 刘克梅

  多家媒体报道, 湖北省武汉市近日起从普通市民中“海选”3名“布衣参事”担任市政府的“高参”。武汉此次向民间借智,打破了以往对参事身份、学历、职业的限制,这一拓宽民主之路的探索令人耳目一新。  
  所谓参事,就是“智囊”、“政府高参”,多由高层人士组成,比如高级知识分子、某个级别的官员等,以保证参政议政在较高水平上。但这种“较高水平”某种程度上存在缺憾,即那些来自底层的声音、“带有露水味道的草根声音”可能被“屏蔽”,一些真正的问题、深层的问题可能被疏漏和遗忘。如此,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就难以实现,也不利于政府和基层群众达成和谐共振。  
  常言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武汉“布衣参事”的海选,让基层有机会发言,拓展了普通百姓参政议政的渠道,政府从此将能够更多、更直接地了解民情、民意。当然,基层质朴的声音也许没有专家发言的理论性强、逻辑思维缜密,但因为是货真价实的基层见闻,是鲜活的一线信息,对于政府决策的高端思维而言,却是一种积极的弥补,有利于提升政府决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更重要的是,海选“布衣参事”能激活整个社会的民意表达机制。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每位公民的积极参与。目前,各级各部门虽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征集民意,力求在作决策、谋发展中更多地“接地气”。但普通群众仍难免有“微弱的声音被淹没于茫茫人海中”的感觉。武汉市此次赋予“布衣”“参事”身份,必然使其珍惜为普通群众代言的权力,增强使命感、责任心,从而激发更多基层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让基层民主形成燎原之势。  
  当然,要使“布衣参事”真正达到让政府决策更接“地气”的初衷,还有很多的配套措施需要跟进。如要用制度保证选拔“布衣参事”的过程公开、公平、公正;要畅通渠道,使“布衣参事”建言献策及时传递到政府相关部门,甚至可在“第一时间”直通市长本人;要建立奖惩激励机制,鼓励“布衣参事”讲真心话,多给政府“挑刺”,不让他们的建议变成“耳旁风”,等等。  
  笔者认为,“布衣参事”这种模式不但值得借鉴,还可在更多的领域和工作中予以拓展。其核心价值是,聆听民声,赋予民权,尊重民意,形成民主机制,助推社会和谐发展。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