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
有感于“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通过有关网站公布了《关于廉洁城市创建中诚信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决定》的最大亮点是提出了“建立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
把公务行为的责任终身化,这是一种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很值得我们效仿和倡导。
而反观如今我们个别领导干部,近功急利、盲目发展者有之,竭泽而渔、饮鸩止渴者也不乏见,追求政绩、大搞形象问题也时有发生,如此种种,都是对人民不负责任、对历史不负责任的表现。但由于问责制度的落实不力,此类事情往往是“一走了之”。
领导干部这种职业的特殊性,就要求对其公务行为要有特殊的要求。建立公务行为终身责任制,好就好在把“一时”变成了“一世”,延长的是时间,延伸的却是对领导干部用权的制约和责任的担当。作为领导干部,要有这种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确保每一项决策、每一项公务行为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要确保每一项公务行为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就要培养强烈的亲民感情。对群众有没有感情既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党性强不强的重要标尺,也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对群众没有感情,当然也就不会替群众着想。作为领导干部,要学会换位思考,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去做事,把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要确保每一项公务行为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党的事业是一届接一届、一棒接一棒薪水相传的接力赛,不仅仅靠一届班子或靠某一个人,靠的是团队、是集体,是全党上下共同的努力。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功不必在已任”的思想,风物长宜放眼量,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因“一时”而惑,下大力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立足以人为本,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大搞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以人民高不高兴、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尺,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时间长度的衡量。
要确保每一项公务行为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就要增强慎权意识。权力是柄双刃剑,正确行使权力,可以成就事业、建立功业;反之,如果滥用权力,就会害人害已、贻害无穷。领导干部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一定要增强慎权意识。要牢记权力是人民给予的,权力姓“公”不姓“私”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始终做到为人民掌权、接受人民监督,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好民主集中制,不搞“家长制”,不搞“一言堂”,发扬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竭尽全力为民办事。
来源:国家预防腐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