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接待”禁“烟酒”是个好尝试
“公务接待”禁“烟酒”是个好尝试
孟宪敏
孟宪敏
去年以来,河南汤阴县大力加强廉政建设,转变干部作风,狠刹大吃大喝歪风,在全县推行“公务灶”。截至目前,该县公务接待支出同比下降31%。该县规定,所有接待不论级别高低一律在“公务灶”进行。早餐每人每餐5元,午餐和晚餐每人每餐20元,一律不安排烟酒,严格限制陪餐人数。实行接待审批单制度,账目日清月结,费用定期公开。纪检、审计等部门定期、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凡挪用、占用、滥用财政专项补贴或招待费用超标、铺张浪费现象严重的单位,从重追究主要领导责任。(据5月13日《人民日报》)
三公经费的开支已经被公众所诟病很多年了,这其中公务招待费用居高不下尤其引人瞩目。特别是近段时间以来,“茅台酒、天价烟”等公务奢侈消费行为更是屡见报端,究其原因除了官本位思想在不少热衷于“迎来送往”的领导干部心里根深蒂固的之外,监管的“无力化”和“形式化”也绝对“功不可没”。而要改变这种状况,采取切合实际的“刚性”制度约束,在全国统一画出一条公务招的待标准“红线”并有效的去实施,应该会“疗效显著”,但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各地经济实力、物价高低、消费水平、文化差异各有不同,一刀切基本不行。
但这就无计可施了吗?当然不是。笔者觉得河南汤阴县的这种“地方制”采用“公务灶”来约束公款吃喝的办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值得各地去借鉴和学习。我们不妨看一看“公务灶”的“优势”究竟在哪里。一是制度的实施让一些原来“抹不开面子”的公务接待现在“名正言顺”了——接待要审批,账目要清楚,费用要公开,大吃大喝“咋下账”?二是标准的制定让原来借“公家饭”拢“自己人”的精明者“算盘落空”了,——不上烟酒,早餐5块,午饭晚饭不超过20元,白纸黑字“没空子”!三是责任的“追究”让原来“敢做敢干”的“大手笔”行动“收敛”了——纪检审计不定期检查,滥用、浪费从严追究,做了“小动作”哪个不怕“犯事”?
虽然这只是一个地方性的“小规定”,但他在一个地方所起的作用却不可“小视”。可以看到,“公务灶”的效果是显著的,消息说汤阴县一个豫北小县城,不到半年公务接待费就同比下降了31%,这样算下来,一年节省的费用应该不是一个小的数目,这笔节省下来的钱如果要是用在了公益事业或者其他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上的地方,就会发挥不小的作用。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规矩也给那些苦于“推杯换盏”的舍命忙“应酬”的领导干部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综合来看,一举两得,何乐不为?所以笔者觉得,河南汤阴县不需要“烟酒”的“公务接待”是个好尝试,其他地方也不妨一试。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