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官”做清“官”
让“村官”做清“官”
据权威部门统计,在当前查处的基层违纪违法案件中,村干部占了案件数量的70%以上,由村干部腐败引发的群众信访已占农村信访总量的50%以上。在市场化和农村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当下,大力提高村干部廉洁意识、切实规范村干部履职行为紧迫而重要。
我国现有3.1万多个乡镇,近60万个村,总计数百万农村基层干部。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和贯彻执行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力量。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关系重大,任务艰巨。
小“村官”,大权力。表面看来,村干部的“官”位很低,所管辖的范围也很有限。但近年来,一个个村干部腐败案件的查处,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和定位这个群体。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极小部分村干部贪腐堕落而否认大部分勤恳踏实、忠诚为民服务的优秀村干部,也不能因为这些问题而否认掉这一为中国农村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群体。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对这些问题予以足够重视,让“村官”做清“官”。
让“村官”做清“官”,关键在于“村官”自身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其廉洁自律思想和行为的养成。201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施行《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利益,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提供了依据。当前,针对少数农村基层干部仍然存在思想自由涣散、群众观念淡薄、工作作风粗暴、以权谋私严重等问题,首先要切实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完善村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廉政法规、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社会建设规律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同时,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扩大村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引导村民合理、有序地参与村民事务的管理,从而“倒逼”村干部廉洁自律。此外,要把好“入口关”,防止村干部“带病上岗”现象发生。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村官”只有做清“官”,才能治己、治经济、治道德、治社会,最终实现村级组织生产发展、村民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向上。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我国现有3.1万多个乡镇,近60万个村,总计数百万农村基层干部。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和贯彻执行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力量。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关系重大,任务艰巨。
小“村官”,大权力。表面看来,村干部的“官”位很低,所管辖的范围也很有限。但近年来,一个个村干部腐败案件的查处,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和定位这个群体。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极小部分村干部贪腐堕落而否认大部分勤恳踏实、忠诚为民服务的优秀村干部,也不能因为这些问题而否认掉这一为中国农村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群体。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对这些问题予以足够重视,让“村官”做清“官”。
让“村官”做清“官”,关键在于“村官”自身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其廉洁自律思想和行为的养成。201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施行《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利益,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提供了依据。当前,针对少数农村基层干部仍然存在思想自由涣散、群众观念淡薄、工作作风粗暴、以权谋私严重等问题,首先要切实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完善村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廉政法规、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社会建设规律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同时,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扩大村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引导村民合理、有序地参与村民事务的管理,从而“倒逼”村干部廉洁自律。此外,要把好“入口关”,防止村干部“带病上岗”现象发生。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村官”只有做清“官”,才能治己、治经济、治道德、治社会,最终实现村级组织生产发展、村民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向上。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