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清理形式主义积弊得民心

清理形式主义积弊得民心 

  不玩虚的,只干实的,从上而下或能掀起一场清理官场积弊的风暴,终使诸多积弊溃不成军
  “实干兴邦”的理念,正迅速变成行动与实践。中央政治局12月4日出台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句句击中官场积弊,明确体现了唯实的精神与态度。
  大兴实干之风,首先要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积弊开刀。官场积弊不祛,又怎能实得下去?正人先正己,高层不作表率,官场积弊又如何能彻底击溃?为此,中央要求“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政治局自身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意义非同小可。
  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的针对性显而易见。事实上,一些地方的官场积弊沉疴,其疾之痼,其面之广,其害之深,早已令群众侧目。
  譬如调研。“坐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三五成群、前呼后拥”,都是这些年凸显出的问题。最近,有地方在国道沿线建“遮羞墙”,乍一看是地方政府好面子的心理在作祟,实际上与这种形式主义的调研风气直接关联。
  譬如会议。会上声嘶力竭,会下昏昏欲睡;会上大话套话一大堆,会下发微博、私聊比比皆是。大量的时间精力耗费在各种会议上,该做的事没人去做。就连所谓的“落实”,最后往往都变成了以小会议落实大会议。
  再譬如考察学习。甲地官员到乙地参观,上级官员到属地去考察,本地干部群众要组织相送,被考察地区也要组织人员相迎,而且时常伴有警车开道,甚至是交通管制。如果赶上上下班高峰,看看群众那焦急的眼神,怨怼的目光,就可以想见,这些领导干部的形象与公信力,不会好到哪里去。
  还比如一些地方的新闻报道。按官职大小而不按新闻价值排列,左一个会议新闻,右一个视察报道,标题死板呆滞,内文黑压压一片。读者还没看就怕了,又哪里能吸引读者?
  有些事,群众已经厌了、烦了、哂了,一些官员还在乐此不疲,无异于身着怪装、样有怪异、语带妄言而不自知,徒留笑柄耳。如此积弊不祛,又如何赢得民心?
  八项规定,不仅把这些官场积弊全部切中,而且全部拿出了实打实的招数。从中央政治局自己做起,这就给全党全国树起了标杆,给群众提供了一个评价的标尺。
  “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这些规定的特点,一言以蔽之,唯实;规定得如此清晰具体,是否做得到,群众很容易评判。
  不玩虚的,只干实的。如此唯实,从上而下或能掀起一场清理官场积弊的风暴,终使诸多积弊溃不成军。我们对此抱有期待,更充满信心。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