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廉洁满意率调查也是种期待

廉洁满意率调查也是种期待

  近日,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公布的“公职人员廉洁状况广东城镇居民评价”报告显示:全省2032名受访者中只有25%对本地公职人员的廉洁状况表示尚为满意;42%的受访者认可“政府人员办事,不给好处就办不成”的说法。在民众看来,政情政务公开对于预防腐败十分重要,尤以司法领域公开和政府决策过程公开为重。
  数据最有说服力,廉洁百分比道出了廉洁的口碑好坏,从一个侧面提醒、警醒反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仅25%民众对公务员廉洁状况满意,百分比很小,说明现有的体制内的廉洁弊端不少,积习甚深,清廉的改进空间很大。
  42%的受访者认可“政府人员办事,不给好处就办不成”,如此的高比例不禁令人感叹“好处费”的无孔不入和普遍,说明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权力,片面以为权力不是白用的,给权力附上了金钱的铜臭味,实在是异化和错用了权力。而有过办事经历的人更为认同“政府人员办事,不给好处就办不成”,赞成者多达46%,其中24%的人还明确称有“请吃饭、娱乐”、“给礼品、消费卡”、“给红包”等经历。政府清廉的形象就是在一次次的请客吃饭和娱乐中被一点一点地磨损和消减,也被这些感同身受的人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发酵,不排除有意的放大性,延伸和潜在的负面影响力不可低估。
  68%的被调查者认可公职人员“利用职权为亲友经商牟利”。这易让人联想到,利用职权为亲友经商牟利也就是利用职权为自己牟利,更为隐秘的是,所谓的“亲友”常常是个幌子,“法人代表”往往就是官员自己,只不过“托付”给亲戚而已,用这种隔山打虎的方式来应对“公职人员不允许经商”的规定。
  51%的人认为腐败问题“加剧仇官情绪”。如今,个别地方行政效率低下,政府没有号召力,官民关系不佳,深层次的要害问题在于削弱了政府公信力。腐败不除,浪费的社会建设成本不可估量。
  关于廉洁状况评价的调查,分子和分母相除,得出了民意和民心,也得出了世道人心,更是一种呼唤。党中央越来越重视反腐,遏制腐败,严惩腐败。只要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反腐败就能最终走向胜利,打造一个更加廉洁高效的政府,还政府一个更清爽的形象。(魏青)
 
来源:山东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