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今天的贪欲打造的是明天的“镣铐”

今天的贪欲打造的是明天的“镣铐”  
林伟 

    我曾不止一次地想过要彻底“收手”,虽然有些钱退了、上交了,但最终没能抵制住诱惑又继续收了。腐败是毒素,一旦沾上是很难清除的。中秋节不收,过后觉得人家都收了,自己不收于心不甘,于是春节又开了口子,慢慢地也就习以为常。到了后来甚至觉得有人来送礼,恰恰说明是对自己的一种认可,没有用的人才很少有人给送礼呢。心灵扭曲,到这时已无法自拔。这是安徽省宿州市市区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海峰在被检察机关立案查处期间,对自己的贪腐行为进行深刻反省时说的一番话。
    据《检察日报》报道,检察机关指控,王海峰利用职务之便,多次索取、收受他人贿赂款物折合人民币658万余元、美元2000元,为请托人在贷款审批、岗位调整、职级晋升、子女就业等事项上提供帮助。
    王海峰对此的“解说”是:我的罪恶是深重的,教训是深刻的,但愿能给其他人一些警示: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待遇和荣誉,知足常乐;别心存侥幸,别耍小聪明,只要做了,到头来都得全部“买单”;只要沾了腐败,就没有轻松的生活了,其结果是钱退了,人毁了,家破了。
    王海峰的此番忏悔语,让人想到了一幅漫画:一只瘦瘦的狐狸从一个篱笆的小洞钻进了葡萄园,它大吃了三天,身体变得臃肿肥胖。吃光了园里的葡萄,它想从原路返回,哪知肥胖的身躯已经无法从小洞钻出去。聪明的狐狸思索了三天三夜,又饿了整整三天,脱去了肥胖,重新变成了原来那只瘦瘦的狐狸,才从小洞突围而出。
    很显然,这幅漫画刻意在向我们揭示这样一个道理:欲望是生命的动力,欲望贯穿于人的一生。但是,欲望还应有所节制。过度的没有节制的欲望,不仅会使本来可以满足的欲望化为泡影,还有可能把人引向毁灭。正如俄国作家克雷洛夫所说:“贪心的人想把什么都弄到手,结果什么都失掉了。”王海峰今日的下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王海峰在忏悔中所说的“腐败是毒素,一旦沾上是很难清除的”,值得我们一些领导干部警思、警醒。欲望是一个魔鬼,它会驱使人们的贪婪之心不断漫延,在失去理智控制的情况下,会使自己也变成魔鬼,染上腐败这一“政治之癌”。想想近年来落马的贪官王怀忠、许宗衡、慕绥新、张二江、李纪周、蒋艳萍、马红妹等,哪一个不是因权欲、物欲、色欲无限膨胀,而最终为人民所唾弃,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用王海峰的话说,“受贿得来的那些钱,对我来说就是个令人不安但又不愿舍去的怪物,什么用都没有。不对,都作罪证用了!”
    如此说来,王海峰的忏悔再次警示我们:广厦千间,只能占地七尺;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饮;美食盈庖,只能日啖二升;金银累万,也只不过活命而已。作为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必须时刻保持平常之心,要敢对欲望说“不”,把欲望约束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使欲望朝着有利于自我发展的轨迹运行,要切记今天的贪欲,打造的就是明天的“镣铐”,王海峰这一例证已经明明白白地摆在这里了。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