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市直

殷 杰:“尚德昭廉”重在时时事事处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严三实”是我们天天要面对的要求,要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两个重要文件的颁布,论述阐明了一个核心要义,即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一种常态化教育,不仅对全体党员的内生要求,更要外加纪律。廉洁自律、遵纪守法,是对某一件事、某一项工作的要求,更要体现在每一件事和每一个环节上,既是对党员干部谋事创业提出的要求,也是其日常生活、交友处事等多方面的重要准则。
   学习了《准则》和《条例》,突出加深了对于权力特征的理解,那就是兼具价值性与工具性,既可以用来为公众谋利益、增福祉,也可沦为牟取个人非法利益的手段。既让我看到了道德的高线,也让我明确了党风的底线,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能否掌好权、用好权是一个执政党面临的重大考验和挑战,“严以用权”更是每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时时事事处处”的基本遵循。
    首先,要时时慎权律己。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必须时时加以约束。作为年轻人,我们一是要注重立身修德。权力靠人执行,权力执行人的德行素养决定了权力运行的效能与公认度。二是要建言献策,不断完善制度,更好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给权力寻租留下漏洞和空间。三是自觉接受监督,“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也是最好的防腐剂”,各种政策依据、工作程序、实施效果等都应做到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群众、社会、媒体等各方面的监督。
    第二,要事事秉权为公。在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无论是通过委任、选任还是聘任方式获得职务任命,我们公务员的工作权力都是党和人民所赋予的,其成长和发展,既和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又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与认可。事事秉权为公理应成为党员干部履行职责、用好权力的重要价值取向。一方面,我们应坚持事事为党为公为民的用权准则,将维护好、发展好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标杆。另一方面,提高工作成效,将人民的发展期待与诉求作为谋事创业用权的基本方向,以扎实、敢为、善成的工作作风和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惠彰显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
   第三,要处处畏权有戒。古人言:“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在现代社会,任何组织、单位都存在权力,只是权力的大小、行使的方式、监督的手段各不相同。例如,党政机关有审批权、决定权、预算权等;群团和社会组织有评审权、评价权、推荐权等。处处有权,就必须敬畏权力、尽心尽责。只有对手中的权力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才能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否则,就会产生特权思想,以权谋私,凌驾公权、徇私弄权,直至在形形色色的诱惑中丧失原则和底线,滑向腐败的深渊。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也许对于权力的体会还没有那么深刻,但是工作生活中总是有高线与底线,框出了我们的空间,只有时时事事处处把权力作为一种负担,常怀敬畏之心,实践“三严三实”,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追逐自己干事创业的人生抱负与青春梦想。(作者系共青团盐城市委干部)